apparent digestibility,AD
又稱:近似消化率
定義:動物每日從飼料中食入的養分減去糞便中的養分與飼料采食量的百分比。
學科:畜牧學_飼料與營養_飼料營養價值評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表觀消化率”是食物中某種養分的含量與動物攝入后又在糞便中排出含量的差值(即被動物消化部分)占食物攝入總量的百分比。常常與“真消化率”進行比較。
動物糞便中排出的養分實際上有兩個來源:1.未被動物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2.脫落的腸黏膜細胞/腸道細菌等所含的營養成分。由于第二種來源很難檢測到,且相對于未消化的食物量較小,因此通常忽略,而直接將糞便成分當作未消化成分來進行“表觀消化率”計算。把來源1和來源2兩部分全部扣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化率,即“真消化率”。所以“真消化率”大于“表觀消化率”。
目前用于測定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方法,主要有全收糞法和指示劑法。全收糞法需要準確記錄試驗動物的采食量和排糞量,相對耗時耗力,目前已較少采用。指示劑法所用的指示劑,分為外源指示劑和內源指示劑兩種。外源指示劑需要在飼料中均勻混入不能被動物消化的無害成分,應用較多的是二氧化鈦;內源指示劑是飼料中本身存在的不被動物消化的成分,酸性洗滌木質素和鹽酸不溶灰分均有采用,而鹽酸不溶灰分使用廣泛。但是,鹽酸不溶灰分受到地面灰塵、砂石等污染物的影響較大,例如飼養貓時使用礦物貓砂,糞便上會沾染大量貓砂,那么運用此法來測定“表觀消化率”就不適宜了。
“表觀消化率”是動物飼料利用能力的重要體現指標。測定時會受到飼料原料、飼料配方、加工方式、動物品種、動物年齡與生理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要格外注意試驗的設計和試驗操作。
(延伸閱讀作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蔡旋)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