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9日電 遠處茫茫大漠,眼前稻花飄香,走進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如畫田園風光與蒼涼大漠奇景,只在咫尺之隔。
沙漠邊也能種水稻?其實水稻種植在新疆早就不是新鮮事。得益于光熱條件,新疆部分地區水稻品質優良,在高端大米市場深受青睞。
和田地區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俯瞰。(和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稻香村,在喀拉喀什河滋養下,水稻種植的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原來村子里的土地是零散的,優質水稻品種沒人認識,產量也上不去,總感覺是抱著‘黃金’吃窮飯。”稻香村黨支部書記趙小鋒坦言,農民們辛苦一年,種出來的水稻也僅僅能滿足自家口糧需求。
隨著鄉村振興的政策持續深入,當地土地整合的腳步不斷加快,曾經的“巴掌地”變成了“大條田”,高標準農田改造成果迅速顯現,水稻產量從過去的畝產300多公斤,增長到將近600公斤。“現在不但自己吃,還打造了‘金線米’品牌推向市場,現在這一品牌已經在高端米市場有了名氣。”趙小鋒說。
“土地平整開闊,既有利于流轉經營、機械耕作,也節省了水資源,提高了水稻產量,更重要的是可以統一進行景觀規劃。”和田地區文旅局副局長張化杰說。
2021年,在北京援疆資金支持下,當地民居改造、農田水利設施改造整體啟動。趙小鋒說,村子坐落在和田縣城郊地帶,當地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景觀提升,民俗展示,發展旅游業大有前景。
“村子現在特別漂亮,住著舒服,外面的人也喜歡來。”稻香村村民肉孜買買提·奴爾買買提說。統一風格的“和田人家”招牌懸掛在肉孜買買提家門口,家里的皮卡車停在葡萄藤架下,老兩口正忙著收拾剛下樹的核桃。
和田地區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村民在家中勞動。(9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茍立鋒 攝
肉孜買買提家既有民宿經營,也從事干果生意,他告訴記者村里家家營生不一樣,“鄰居是古法榨油,旁邊還有養鴿子的。”記者在村里看到,不僅家家戶戶有民宿經營,村里還引導村民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傳統民俗展示表演吸引游客。
趙小鋒說,村莊整體改造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融入和田縣田園綜合體項目線路后,來當地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村民的收入結構也更加多元化。稻香村通過發展旅游間接帶動就業1000人。
近年來,隨著物質條件持續改善,當地村民的精神文化也日益豐富,“村里每周都要舉辦三四次文娛活動。”趙小鋒說。
和田地區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村民在演奏樂器。(9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大鑫 攝
隨著旅游發展繁榮,當地與外界交流日漸密切。如今,村里的百姓更愿意走出家門,走向遠方,許多人積極報名去周邊工廠務工,今年村里有學生考上了首都師范大學,成了人們口耳相傳的大喜事。
行走在南疆大地,美麗風光隨處可見,高山絕壁與茫茫沙海間,一座座村莊在綠洲河谷中點綴,生機無限。隨著電力、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曾經偏遠的大漠小村正在迅速融入現代社會。(記者茍立鋒 張大鑫)
責任編輯:張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