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大部地區秋糧作物長勢總體正常。各糧食主產區針對秋糧作物的不同特點分類施策抓田管,多舉措夯實秋糧豐收基礎。
今年,河南的秋糧種植面積約7600萬畝,針對玉米南方銹病發生流行風險高的態勢,全省組織18個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專家組,分包地市開展技術指導。
一大早,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宋村鄉張海村的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田內,20余架植保無人機同時起飛,開展秋作物病蟲害防治。
“眼下玉米正處于生長關鍵時期,這次開展的玉米統防統治面積共計6.49萬畝,主要防治南方銹病、玉米螟、棉鈴蟲、黏蟲、草地貪夜蛾等玉米病蟲害。”內黃縣農業植保站站長王金水介紹。
內黃縣是豫北地區的糧食主產區,秋糧種植面積53.89萬畝,其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3萬畝。“通過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群防群治,指導農戶落實好旱澆澇排、科學施肥、‘一噴多促’病蟲害防治,堅決守住因病蟲害造成的秋糧減產底線。”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已成立8個秋糧生產專家指導組,分包鄉鎮,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落細落實穩產增產關鍵技術措施,做好后期肥水管理,促進秋糧穩產提質。
秋糧生產,農機保障是關鍵。針對“三秋”生產期間可能遇到的各種不利天氣,近日,農業農村部部署下一階段農機防災救災工作,要求各地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全力做好“三秋”機械化生產機具與隊伍準備工作,為全年糧食豐收到手提供有力保障。
“在遭受洪澇災害的地區,農田退水后具備履帶式農機作業條件時,要第一時間組織農機下田作業。”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盡早制定操作性強的“三秋”機械化生產工作方案,不斷夯實秋糧豐收基礎。(記者李棟)
責任編輯:劉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