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點,簡單收拾一下,陳莉瑾戴上頭燈,騎上電動三輪,出發前往葡萄園。一天的驕陽炙烤后,大棚中最高溫度能升至50攝氏度。酷熱中,她采摘、裝籃,循環往復,任憑汗珠浸濕衣服,卻也從中收獲無盡甜蜜。
2012年從福建經貿學校畢業后,“葡萄三代”陳莉瑾探索新銷售模式、新種植模式,積極引進新品種,成為福建省福安市象環村葡萄產業新生代致富帶頭人,被網友親切稱為“葡萄妹妹”。
陳莉瑾直播推介葡萄。
“90后”農人回鄉耕耘
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賽岐鎮的象環村是閩東葡萄大面積種植的發源地,被譽為“南國葡萄之鄉”,這里的葡萄種植面積達2350畝。
陳莉瑾畢業后不久,就回鄉從事葡萄種植與銷售。但第一次從福州市場賣完回家,她哭了。那日,她的葡萄沒賣完,第二天由于新鮮度的流失,一筐葡萄最終只能以5元的價格賤賣。
身為“90后”的陳莉瑾,第一次深刻體會到父親種植葡萄的不易。她這才發現,盡管象環葡萄早已名聲在外,但家鄉的果農們依舊在“苦等”收購,“好果”并不意味著就能賣出“好價”。
彼時,恰逢微博等網絡社交媒體逐漸興起,陳莉瑾想,何不借助微博的“朋友圈”賣葡萄?這樣不僅能擴大銷售區域,還能通過訂單數合理安排采摘,保證水果的新鮮度。她馬上結合社交媒體的特點,在葡萄豐收前以“直播”形式“曬”出葡萄各個生長階段的情況。獨特的營銷方式吸引了眾多博友,也帶動了她家的葡萄銷售。微博營銷第一年,她就賣出了200多箱葡萄,翌年增至600多箱,第三年猛增到5000多箱。
農閑時,陳莉瑾從不忘給自己“充電”,多次前往湖南、四川等地的葡萄產區學習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在云南,她發現當地的陽光玫瑰葡萄品種收購價高時可達80元/斤,是象環巨峰葡萄的五六倍,立刻積極引種。
然而,簡單套用巨峰葡萄的栽培管理經驗,她試種的陽光玫瑰葡萄顆粒小、長果銹,沒有成功。
“一次失敗不可怕,我還年輕,有很多試錯的機會。”陳莉瑾的創業并不孤單,她所在的福安市大學生創業協會登記在冊創業大學生1135人、創業項目1101個,已累計帶動就業7382人,實現產值49.83億元。協會幫助她整合資源,取經別人的創業經驗,參加葡萄培訓講座,聯系科技特派員到現場察看,對癥下藥。
“協會像是給了大伙一個‘家’,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交流學習,加上葡萄專業人才給我提供指導,讓我更有干勁,心里更有底氣。”陳莉瑾說,在返鄉創業者的幫助下,她科學調整施肥、灌溉、修枝、疏花果等諸多環節,找到了適合福安環境的栽培管理模式。2020年,她的陽光玫瑰葡萄每畝產值就高達5萬多元,效益是巨峰葡萄的近3倍。
隨著陽光玫瑰葡萄落地福安,陳莉瑾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通過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平臺和機制,手把手地教村民種植陽光玫瑰葡萄,并幫助他們拓寬銷售渠道。在她的帶動下,到2023年,象環村及周邊種植陽光玫瑰葡萄的農戶已有100多戶,種植面積達200多畝,推動象環葡萄產業迭代升級。
從初出校門到省鄉村創富好青年,銷售對象從零散客戶到大型商超,而今的陳莉瑾已是福安象環益明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她的合作社葡萄栽種面積達100多畝,帶動果農150多戶,今年預計銷售葡萄500多噸,銷售額1000多萬元。
7月下旬,陳莉瑾種植的葡萄在第九屆中國·福安葡萄文化節上獲2023年全國早熟優質鮮食葡萄評比金獎。同時,合作社投入近百萬元建設的福安首個恒溫分揀中心投入使用,剛摘下的葡萄在這里通過流水線進行修剪、分揀、裝箱,以最新鮮的狀態及時銷往外地。
母校情深為她奮斗打氣
雖然畢業多年,但一聊起福建經貿學校,陳莉瑾臉上立即掛上會心的微笑。采訪中,她衷心感謝班主任鄭曉冰老師對她的殷切教導。
陳莉瑾回憶說,剛開始賣葡萄時,鄭曉冰經常在微博、朋友圈和同事、朋友間幫她宣傳,讓眾多校友成為她最忠實的消費者。
“鄭老師曾對我說:‘其實你一直都是一個很有韌勁和潛力的人,而且你的葡萄事業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人生哪里沒有磕磕碰碰,更何況創業。只要能看到光,就有方向。面對問題,先別急著有情緒或者負能量,停下來好好分析,把細節想好了,找出原因,下次避坑。加油!我會一直關注你,給你打氣!’”陳莉瑾回憶說。
同樣的,在她創業遇到困難時,蔡珊珊、林湟宏、劉曉敏等同學也常常與她探討、尋找解法。“有他們拉我一把,能讓我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可以冷靜地去面對困難,從而邁過難關。”靠著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她熬過了創業最初的魔鬼期,為后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019年6月30日,是陳莉瑾一生都記得的日子。這一天,她受福建經貿學校邀請,回校參加2019屆畢業典禮,并在典禮上向學弟學妹們分享創業經驗。
“無論何時,母校都是你永遠的堅強后盾和精神家園。步入社會,要學會從容應對坎坷曲折,在競爭中捷足先登。要堅持學習,與時俱進,以時不我待的危機感、順勢而動的緊迫感,用能力托起夢想。要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用點點滴滴的揮灑,描繪出恢宏壯麗的人生畫卷……”時任校長鄭乃吉的勉勵話語,至今都讓陳莉瑾感動不已。
鞋子沾滿泥土、大汗淋漓顧不上擦、經常腰酸背痛,是陳莉瑾的日常,但做家鄉葡萄園的守望者,她很是欣慰。
“很多同學畢業后在都市當白領、金領,我很為他們開心,但我也為自己開心。落子無悔,返鄉創業成為果農,是我畢業后就堅定的選擇。我相信,在田間地頭也能書寫精彩,希望家鄉的葡萄有一天能行銷全國。”陳莉瑾說。
如今在福建福安,越來越多返鄉創業大學生、青年等加入“新農人”行列,他們通過“互聯網+農產品”打開葡萄產業的上行通道,當地涌現出多個葡萄營銷專業村和電商專業村,形成了一支以“葡萄妹妹”陳莉瑾等為代表的農村電商微商隊伍,電商銷售額達3億多元。和陳莉瑾一樣同為“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的陳壇祥,如今在象環也通過葡萄種植圓了“致富夢”,他的專業合作社葡萄種植面積達270畝,年產量約300噸,正通過淘寶、微信等渠道銷售,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百里葡萄海,萬民致富源。一批又一批“新農人”不斷涌現,正續寫著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閩東精神。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林躍佳 袁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