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
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
二、技術概述(概述應簡明扼要,可附2-3張照片、視頻)
(一)技術類別:技術體系
(二)技術類型:技術服務
(三)技術基本情況:指技術研發推廣背景、能夠解決的主要問題等。
“十二五”后期,魯東小麥生產中,農民化學肥料、農藥投入量不斷增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資源利用率低、面源污染等問題愈發突出;同時,區域內小麥莖基腐病發病率、發病面積呈增長趨勢,嚴重影響區域小麥穩產、增產。立足降低魯東麥區化肥農藥使用量、協同提高小麥產量和化肥農藥利用率的研究目標,創新研發了集冬小麥高產高效健康栽培技術、冬小麥莖基腐病防治技術、冬小麥節水減氮技術于一體的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
該技術創新了以“晚播寬幅密植”為核心的冬小麥高產高效健康群體構建技術,挖掘了小麥群體的高產、高效、抗病潛力,降低了小麥生產中的病蟲防控壓力和肥水需求;構建了以“高效種衣劑拌種配合春季低濃度殺菌劑噴淋小麥莖基部”為核心的小麥莖基腐病防治技術,有效降低田間莖基腐病發病率、病情指數和枯白穗率;根據小麥肥水需求,研制出氮素供應與小麥高產高效需肥規律吻合的高質量異粒變速控釋摻混肥和實現控溶解、控轉化的“雙控”控釋肥等新型肥料,明確了拔節期和抽穗期每次噴灌27-30m3/畝的適合區域氣候特點的節水灌溉技術。實現了區域小麥生產中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減量施用和協同增產增效。
(四)技術示范推廣情況:技術成熟度,技術示范展示或較大范圍推廣應用情況。
構建了“高校+市級農科院+合作社+企業”技術推廣模式,與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等相結合,通過示范區建設和培訓班、現場觀摩與指導等形式開展技術推廣與應用。2017以來,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在山東省濰坊市、煙臺市、青島市等地開展示范、推廣,累計應用面積618.2萬畝。
2020年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煙臺萊州示范區成熟期長勢
2021年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濰坊昌邑示范區灌漿期長勢
2019年5月在濰坊寒亭召開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觀摩會
(五)提質增效情況:指技術試驗、示范或推廣過程中節約成本、提升品質、增加效益等情況。
魯東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栽培技術經示范、推廣,累計培訓農技人員1216 人次,新型職業農民43265人次。示范區化肥平均減量20.9%、肥料利用率提高24.4%、農藥平均減量32.0%、化學農藥利用率提高34.9%、小麥平均增產7.1%,累計節本增收9.76億元以上,有力推動了魯東麥區小麥生產中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減量施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保障國家和區域糧食安全、促進魯東小麥產業高產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及實現專項的減肥減藥目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作用。
三、技術要點
指核心技術及其配套技術主要內容(文字應簡明扼要,要點應有實際內容、可操作性強)。
1. 冬小麥高產高效健康群體構建:選用増產潛力大、抗病抗蟲性能較優的太麥198、山農30、山農38等冬小麥品種;適當晚播,播期由常規的10月初播種推遲至10月15-20日(霜降以前)播種;適度密植,大穗型品種(如山農30、泰農18等)種植密度375-405萬/公頃,中多穗型品種(如太麥198、山農38等)種植密度240-270萬/公頃;寬幅播種,播幅(苗帶寬)7-8厘米,行距26-28厘米。
2. 小麥莖基腐病等病害防治:種子包衣,選用酷拉斯、奧拜瑞等高效種衣劑按照300-500ml/100kg籽粒拌種;返青-起身期(春季溫度回升后),用高地隙植保機噴施混合的內吸殺菌劑(如戊唑咪鮮胺等)+蕓苔素內酯等生長調節劑+水溶性肥料,加大用水量(低濃度),盡量噴淋到小麥莖基部,抑制病情上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抽穗期噴施揚彩等殺蟲殺菌劑,防控銹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
3. 小麥節水減氮技術:如采用一次性施肥技術,需優選高效高質量緩控釋肥、異粒變速控釋摻混肥、“控溶解、控轉化”的雙控控釋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播種時結合種肥同播一次性施入。如采用常規分次施肥技術,基肥氮比例降低至30-40%,追肥氮比例提高至60-70%,預防鹽堿地常見的灌漿期植株早衰問題。氮肥總用量由畝施純氮18-20kg降低至14-16kg。拔節期、抽穗期采用微噴灌、滴灌、立桿式噴灌、地埋式噴灌、自走式噴灌等進行節水灌溉,每次灌水27-30m3/畝;播種后如墑情較差,可噴灌20-30mm確保一播全苗。
四、適宜區域
山東省濰坊市、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等魯東小麥產區。
五、注意事項
指技術使用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的環節。
六、聯系人信息 代興龍,農學院,13562822332,adaisdny@163.com
項目來源: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