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40°,京郊半山區,晝夜溫差大,北京平谷區是大桃種植最適宜區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負眾望,摘取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招待會宴會用桃的“桂冠”,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慶禮桃”。
盛名之下,平谷大桃也不斷遭遇著挑戰。例如,同處環京津地區,如何與生產成本較低的遵化大桃等正面比拼?區域公用品牌“公地”難題之下“李鬼”橫行,平谷該如何建好“護城河”維護桃農收益和品牌利益?移動互聯時代,保鮮難、運輸難的鮮桃如何應對“互聯網+”的挑戰?
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使覆蓋10萬桃農的大桃產業成為平谷區必須答好的一道題目。仲夏時節,平谷22萬畝桃園進入成熟采摘期,平谷區將如何開啟2021鮮桃季?記者近日走進萬畝桃林一探究竟。
大桃品質如何保證?
——以需定產優化種植模式
走進劉家店鎮寅洞村的一片桃園,滿眼蔥翠,個大鮮紅的桃子掛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這里的桃子可不一般,每個都有響當當的名字:“國桃”。
2019年,平谷大桃成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宴會上的特供禮品,“國桃”美譽由此而來。“國桃”到底好在哪?平谷區果品辦副主任閆鳳嬌介紹:“平谷大桃果個均勻、風味濃、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超過12%,個別品種可溶性固形物能夠達到20%。”
“這片桃園一共60畝,是劉家店鎮‘生態橋’國桃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王建術介紹,“這里的大桃嚴格遵守平谷‘國桃’標準進行生產,比如,基地建園初期一次性每畝投入47噸‘生態橋’有機肥,30厘米耕作層有機質含量達到12%。”
平谷大桃畝產可達8千斤,該基地則將畝產控制在4千斤以內。“減產不等于減收,目的是讓土地使用效率達到最佳狀態。”王建術介紹,生態橋基地的精品大桃糖度最高達到24%,畝均收入能達到5萬元,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科學種植”雖好,但對人力物力要求很高。平谷雖處京郊,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勞動力老齡化、土地碎片化、土地撂荒、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制約了產業進一步發展。
為確保大桃這張平谷名片不褪色,平谷從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下功夫,率先在大桃主產區大華山鎮、劉家店鎮開展桃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鄉鎮試點工作。
“提高大桃社會化服務水平,不僅有助于克服農村勞動力老齡化,也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益。”北京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岳巧云介紹,主要目的是通過標準化改造把一家一戶的“小散戶”桃園連接起來,在不進行土地流轉,不改變承包關系的情況下,實現聯戶規模生產,同時,也為社會化服務開展創造了條件。
在北京金果豐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海合看來,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實是社會消費結構變化在大桃種植上的直觀反映。“公眾消費從‘吃得到’向‘吃得好’轉變,倒逼著大桃種植模式和種植水平不斷調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只有弄清需求,才能做到按需定產。”
為了保持地力、防止重茬,老張的果園定期在林下種植油菜花、大豆等作物,研碎后直接填埋,讓土壤吃上“營養餐”,達到“輪作”改良的目的。“過去一畝地也就能掙四五千元,現在能掙到3萬元,而且不愁賣。值了!”
“桃子好不好,關鍵看桃樹。人對得起樹,樹就對得起人。”辛苦付出換來的是市場優價的回報。張海合感慨道,要增收,還得靠品質。
平谷大桃猶如一塊磁鐵,不斷吸引著外來力量的加入。位于中國桃鄉平谷的“正大甜心桃”果園是北京正大果業精心打造的現代化高效果園,面積達2000余畝,以5種先進栽培模式栽植桃品種。
正大果業總經理左中奇介紹,正大甜心桃主要面向盒馬、百果園等精品水果市場,是正大集團在三農領域中為實現符合綠色環境發展需求、增加高品質產品產出、具備示范效應和復制可能的生產模式創新而進行的有益嘗試。
銷售渠道如何拓展?
——“互聯網+大桃”抓牢線上消費
平谷大桃知名度較高,在傳統渠道優勢明顯。然而近年來,電商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和鄉村產業新業態,品牌競爭的戰場發生了轉移。能不能抓住這個消費風口,對平谷大桃產業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至關重要。
傍晚時分,平谷區大華山鎮的大桃交易市場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箱箱包裝好的大桃,通過傳送帶裝入快遞車,準備連夜送出。“現在是大桃銷售旺季,從早晨7點到晚上7點,裝車基本不停。”快遞人員告訴記者。
“過去桃農只是低頭干活,不了解市場行情,缺乏透明的銷售渠道,經常出現商販惡意壓價、大桃‘隔夜愁’等狀況。”平谷區商務局副局長祁偉權表示,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平谷于2017年啟動“互聯網+大桃”工程,以拓寬銷售渠道,促進桃農增收為目標,幫平谷大桃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有了電商的加持,平谷大桃底氣十足。2020年,大桃銷售面臨疫情防控、極端天氣、市場競爭等風險和挑戰,“互聯網+大桃”工程在開拓大桃銷售渠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華山鎮率先打造了“網紅直播廳”,組建了由30余名自媒體網紅、大V等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線上直播賣桃,線下為桃農普及電商知識。同時,鎮里還組建了大桃銷售電商聯盟,76家成員單位與20個村結對。以村為單位,建立20個銷售服務保障微信群,實時為2000余戶桃農發布供銷等動態信息。
不過,手機變身“新農具”,對部分桃農來說是“新的一課”。為了盡快幫助桃農“觸電上網”,平谷區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4萬余人次,讓果農初步掌握了大桃的交易權、定價權、收益權。
擁抱互聯網,離不開社會企業參與。致力于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為主的北京互聯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秉承“生產者稱心,消費者放心”的服務宗旨,為平谷區農業發展貢獻力量,建立“六化三標準”服務模式,引領果蔬產業高質量發展。
董事長楊國棟介紹說,為適應市場需求,公司開展訂單式農產品銷售,采取“互聯網+桃園”的方式對接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子商務平臺,讓市民放心享用來自平谷的綠色鮮桃。
有了互聯網的加持,2020年,平谷大桃電商銷售4250萬斤,銷售額3.6億元,促進農民增收1.5億元。
此外,大桃品牌開始發揮影響后,完善供應鏈成為當務之急。對消費者而言,一顆爛桃就能輕松砸了平谷大桃的牌子。平谷地處半山區,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后,怎么能讓平谷大桃順利走出大山走進城市,是桃農增收致富的關鍵一環。
作為較易磕碰的嬌嫩水果,鮮桃“觸網”少不了專業物流助力。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桃農、合作社“觸網”銷售,平谷迎來了從請物流下鄉到物流公司爭相下鄉的轉變。
“2021年平谷區將打造區級電商服務中心,完善電商聯盟運行機制,實現大桃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提高大桃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祁偉權表示,大桃產業要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和模式,打造產供銷信息統一的綜合平臺,將大桃資源轉化為鄉村產業振興的動力。
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關偉表示,“互聯網+大桃”工程開拓了桃農銷售視野,讓他們有機會認識到外面的大千世界,桃農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品牌權益如何保護?
——筑牢大桃品牌“護城河”
2020年農交會上,平谷大桃喜獲最具影響力農產品品牌,這讓致力于大桃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谷人備受鼓舞。
樹品牌誠然不易,如何用好、保護好品牌,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從中獲益則更考驗人。
農產品本身在外觀上區分度不高,作為國內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違規使用平谷大桃品牌標識的情況時有發生。為維護平谷大桃的品牌形象,解決平谷大桃好壞難分、價格不高的問題,切實提升老百姓經濟收入,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平谷區定期對轄區內侵權及虛假宣傳問題較為嚴重的銷售主體開展集中整治。
“今年我們計劃要重塑平谷大桃品牌形象,在全區推行地標標志、商標及其他專用標志規范使用的大桃包裝箱。”祁偉權表示,只有嚴格規范標志使用,才能發揮出平谷大桃的品牌效應,提升廣大果農的經濟效益。
平谷大桃雖然有名,但河北遵化等地的鮮桃品質同樣具備競爭力,且生產成本較低,如何筑好品牌“護城河”?
平谷從提升品牌文化內涵著手。6月份,大型原創現代評劇《國宴桃》在平谷區影劇院成功首演。該劇主要講述了平谷桃農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來的幸福果實,于2019年9月30日晚擺上了人民大會堂晚宴餐桌的生動故事。
“《國宴桃》將平谷大桃與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相結合,是一次創新而有意義的嘗試,用美好的故事謳歌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并不難,難的是要譜寫美好的故事,現實里就要付出相應的汗水”,平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品牌是大桃產業發展的關鍵,決定了產業的未來。”祁偉權表示,只有深刻挖掘大桃文化內涵,推動大桃產品與民間技藝、鄉風民俗等文化傳承深度融合,賦予平谷大桃品牌更多內涵,提升大桃文化品位,才能實現桃鄉大振興的目標。
站穩京津冀市場后,平谷大桃將走出去的眼光放得更長遠。
“鄉村振興關鍵就是要讓農民富起來、錢包鼓起來,大桃產業將在平谷區鄉村振興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閆鳳嬌表示,2021年農交會首次在深圳大灣區舉辦,將會給平谷大桃展示展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諸如農民豐收節、農交會之類的大型節慶活動,是平谷大桃推廣展示的重要機遇。”祁偉權表示,大桃產業發展必須抓緊時機將政府、協會、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有效整合,提高大量社會公眾對農產品品牌的認知,擴大新興銷售渠道,擴大與同類產品的差異度、區分度,最終贏得市場先機。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