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類
lipid
定義:又稱“脂質”。包括脂肪(真脂)和類脂。不溶或難溶于水,溶于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機溶劑。脂肪是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酰甘油(又稱甘油三酯或中性脂肪)。類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類、脂蛋白等。
學科:畜牧學_飼料與營養_飼料成分
相關名詞:脂肪酸 類固醇 能量飼料 飼料粗脂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脂類是動物所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一般認為,脂類就是脂肪,即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酰甘油。實際上,脂肪只是脂類的一個組成部分,也稱“真脂”;我們所熟悉的膽固醇、磷脂等也屬于脂類,它們稱作“類脂”。
在動物體內,脂類的作用是提供能量、維持動物體溫、保護臟器以及促進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在飼料中,脂類因為產能高(是同質量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熱增耗低,主要是作為能量飼料使用。在水產飼料和肉仔雞飼料中添加,可以彌補碳水化合物類飼料供能不足的缺陷;在寵物飼料中添加,能夠改善飼料的適口性。
目前,飼料中脂肪的測定,一般采用概略養分分析中的粗脂肪測定方案。這里的粗脂肪并非全部是脂肪,而是飼料中可溶乙醚的物質的總稱,主要包括真脂、麥角固醇、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葉綠素等,所以也稱為“乙醚提取物”。
組成脂肪的脂肪酸不同,決定了脂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脂肪酸的分子結構不含雙鍵的,稱為飽和脂肪酸;含有1個不飽和雙鍵的,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含有2個或2個以上雙鍵的,稱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動物來源脂肪(如牛油、豬油)飽和程度一般較植物來源脂肪(如豆油、菜油)高。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熔點就越高,因此,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常溫下一般呈液態,而牛油、豬油等則呈固態。不飽和脂肪酸所含的不飽和雙鍵,容易在空氣中的氧、水分或霉菌的共同作用下自動氧化,生成過氧化物進而降解為揮發性醛、酮、羧酸的復雜混合物,出現哈喇味和難聞的氣味,即酸敗。因此,添加脂類含量高的飼料通常難以長期保存,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化劑可適當延長保質期。
為了增加寵物飼料的適口性,一些生產廠家時常添加較多的脂肪,這樣容易誘導寵物肥胖。世界小動物獸醫協會(WSAVA)曾明確表示,必需脂肪酸可能是采食商用日糧為主的寵物唯一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物質。因此,在寵物食品中提高補充脂肪的質量,比提高補充脂肪的總量更為必要。
(延伸閱讀作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蔡旋)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