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革命老區興安盟提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重要指示以來,中共烏蘭浩特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加快城鄉棚戶區改造、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率先實現脫貧摘帽、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還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優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著力提高城市宜居生活品質,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科學合理制定規劃,集中力量,下大功夫,瞄準目標,咬定不放,重點打造烏蘭浩特市區中心公園、成吉思汗公園、神駿山公園、烏蘭浩特市水景公園、義勒力特花園小鎮、九尊山王爺廟、葛根廟和環繞市區東西兩岸洮兒河、歸流河自然人文景觀,從而使烏蘭浩特市與科右前旗政府所在地科爾沁鎮城區風光連成一片,中心城市規模擴大,功能品味提高,人口大大增加,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
烏蘭浩特市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是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回顧70多年的發展和變化,人們感受很多,但當地市民反映最大的是城市變新了,道路變寬了,樓房變多了,住房變大了,生態變優了,生活變好了,家鄉變美了。這并不是筆者隨意夸張,事實無不如此。
此時,正值初夏時節,當你茶余飯后,在烏蘭浩特市任何一個公園閑庭漫步,你就會親身感到這座塞外邊城的無窮魅力,環視城區每個角落,看見的都是高聳的樓房、寬闊的道路、穿梭的車輛和沸騰的人群與綠樹、草坪和盛開的鮮花和諧相伴。居住在這一環境優雅、空氣清新的城鄉,居民既感到高興又特別引以為豪。
近五年來,中共烏蘭浩特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終不忘習總書記的囑托,牢固確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把改造優化城市宜居環境、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數、構筑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好家園作為營造招商引資良好氛圍、發展綠色產業、實現高質量低碳可持續發展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主要任務,層層組織發動群眾,治理荒山緩坡、街巷河灘,落實項目、資金和主體責任,并作為硬性發展指標,動真的,來實的,嚴格監管和考核。采取群眾造林與專業化造林相結合的辦法,加快了城市園林化的步伐,現全市以做大全國4A級景區為軸心輻射帶動鄉村全域旅游業發展的態勢日趨見好,招商引資入園成本增加,不僅帶來了生態效益,也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累計新增綠地面積1500萬平方米,總投資50億元。公園種樹種花種草大體可分為喬、灌木植物,牧草植物,藥用植物等,共計65種,其中喬木30種,灌木19種。主要有楊、柳、樺、榆、楓、柞、槐、松、栢、桃、梨、沙果、海棠、山丁子、杜鵑、梧桐、山杏、野玫瑰等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在這里生物的多樣性隨時可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景觀,也標志著這座生態文明城市的崛起,煥發了蓬勃的青春、生機和活力,必將為烏蘭浩特市生態綠色產業的不斷發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責編:趙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