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是世界公認的最肥沃的土壤,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一兩黑土二兩油”“插根筷子能發芽”,是人們對東北黑土的贊譽。
在高產、豐產的同時,保肥性能減弱、抗御旱澇災害能力降低、土壤團粒結構遭破壞日趨板結……東北黑土地一度被高強度墾殖利用,導致水土流失,黑土“變薄、變硬、變瘦”。
東北春播時節,記者跟隨農民走進一處農田。只見農民拿著鐵锨,費了好些力氣才挖開已經接近板結的土壤,他說:“土質太硬會影響玉米的收成,玉米須根很難扎得下去,根系也不發達。”
作物生長所帶走的土壤有機質沒有還到田里,該深松時沒有深松,再加上風侵、雨蝕……多年來自然與人為因素交加,導致黑土“日漸虛弱”。
“黑土地不保護好不行,以后的人吃飯還得靠著黑土地。”吉林省梨樹縣林海鎮農民李春滿說。
4月20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四棵樹鄉,農民駕駛農機進行春耕作業。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耕地中的大熊貓”病了,誰來拯救?如何保護?
“一些農民對黑土地保護還缺乏認識,認為糧食產量不佳,大不了多上點化肥就解決了。”在田間捧著一把變得發硬的黑土,一位基層農業干部憂心忡忡地表示,縣內部分耕地甚至多年未進行過深翻,土壤板結嚴重,有些地塊一坰地化肥用量從800斤升到1200斤。
久而久之,農民發現:肥料錢沒少花,糧食產量和品質卻一年不如一年。
為擺脫“肥越施越多、地越種越薄”的惡性循環,農民們開始摸索著黑土地保護之道。
在黑龍江省慶安縣洪光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院內,堆著近3萬方的糞肥。“這些糞肥主要由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發酵而來,秋收之后就施用到地里去。”合作社理事長于洪光胸有成竹。
實踐了7年畜禽糞污還田,合作社所耕種的黑土地發生可喜變化——“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變得更加黑亮和松軟了。”于洪光說,化肥的施用量也從以前的每畝80斤減少到60斤。
十年九旱的吉林省梨樹縣,經過十多年的艱辛探索實踐,與多家科研院所一道找出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良方”——“梨樹模式”。
“其核心是‘秸稈覆蓋、條帶休耕’,玉米收獲后將秸稈全部還田并覆蓋在地表,將耕作次數減至最少,達到保墑蓄水、培肥土壤、穩產高產的效果。”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副站長王貴滿講解道。
技術好不好用,農民最有發言權。
“去年合作社承包的1000余公頃土地,全部采用保護性耕作種植方式,增產效果越來越明顯。”吉林省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說。
以“梨樹模式”為依托,2022年吉林省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283萬畝。
春播之際,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老城鎮陽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農田里,4臺大型免耕播種機正整齊劃一地播撒下一顆顆玉米種子。
記者看到,免耕播種機先切斷土地中的秸稈、清理種床,再切開大約2厘米寬的苗帶,種子經播種管精準地落在苗帶上,最后由壓實裝置將種子覆土壓實。
“免耕播種機播種就像是給土地做微創手術。”合作社理事長李忠華說,老式播種機需開出15厘米寬的苗帶,這種機械只開2厘米寬的苗帶,對土地的傷害小,耕作更精細了。
李忠華在地里鏟了一鏟子下去,翻出來的泥土夾雜著碎秸稈,黑黢黢的,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這種免耕播種模式不僅每畝地能省70多元,而且還能比傳統模式增產10%,既養地又增收。”李忠華說。
4月12日,在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有限公司一處農田中,大型拖拉機正在進行分層定量施肥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科技,是破解黑土地保護難題的鑰匙。
在科研工作者看來,對于黑土地保護不能就土談土,要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大格局中通盤考慮。
“通過營造農田防護林保護黑土地資源,是保護黑土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張佳寶看來,黑土地需要放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大系統中進行保護,以阻控和修復黑土地退化,實現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目標。
黑土是自然和時間的饋贈,每形成1厘米黑土層,需要400年左右時間。黑土地保護,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李保國說,在保護性耕作大面積推廣方面,還需克服與傳統耕作之間觀念的差異。需要幾代科研人員的薪火相傳、扎根黑土,持續攻關,也需要農民的廣泛參與。
黑土藏糧,沃野生金。保護好黑土地,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記者姜瀟 孫曉宇)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