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千字通訊稿,從選題、采訪、成稿、刊發前后歷時半個多月,凝聚了報社領導和多名記者、編輯的心血。從余杭到德清,我們的足跡遍布東苕溪兩岸,采訪對象包括苕溪鱲發現團隊、環保部門以及鎮街村社負責人、垃圾清運工、民間河長、青蝦養殖戶等。
一、選題:另辟蹊徑,選擇關注苕溪
事實上,余杭發現全球新物種“苕溪鱲”一事,早在2月19日左右就有媒體報道,并一度登上百度熱搜。發現苕溪鱲的是余杭區的一個民間團隊原鄉野地生態保護與研究中心。隨后,湖州德清縣也宣布在當地發現了這一物種。
苕溪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網、澎湃新聞、浙江在線等中央和省級媒體均對這一事件做了報道。在先機已失的情況下,怎樣通過報道的角度和深度彌補時效性的缺憾?
我發現,其他媒體的大多數報道都將重心放在了苕溪鱲本身和發現過程上。原鄉團隊一名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則引起了我的注意——“苕溪鱲的發現,得益于近年來苕溪流域的生態修復。”那么,能否圍繞這一點,深入挖掘苕溪鱲背后的生態保護故事?
東苕溪(德清段)俯瞰圖。德清縣水利局供圖
杭州灣新聞中心的主要報道方向是杭州都市圈和區域合作,其中生態共保是一塊重要內容。在此前的報道中,我曾通過杭州都市圈環保專委會了解到,余杭和德清早在2018年就設立了跨行政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每月對苕溪水進行聯合采樣,若水質達標則撥付1000萬元補償資金。
杭德交界處的東苕溪水源保護區圖。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供圖
相比于建立更早、層級更高、額度更多、知名度更大的浙皖新安江跨流域補償機制,余杭、德清的這項補償機制此前相關報道并不多。苕溪鱲的出現讓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深入挖掘苕溪保護故事的絕好契機。作為地方黨報記者,這一題材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如今的東苕溪。
二、采訪:多次去現場挖掘有價值的素材
臨時報道組建立后,我們迅速擬定了采訪計劃,并分頭聯系采訪人。其中,德清部分的采訪主要由駐德清記者站的沈曉顏負責聯系,包括德清縣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下渚湖街道的相關負責人、東苕溪沿岸居民等。余杭部分的采訪主要是發現苕溪鱲的原鄉團隊以及余杭區生態環境局,由我負責聯系。鄭超主要負責新媒體短視頻的拍攝和制作。
余杭區閑林街道苕溪鱲正模標本誕生地。
通過對德清和余杭生態環境局的采訪,我們了解到了兩地生態補償機制的運作情況,以及兩地對東苕溪的保護情況。通過對原鄉團隊的采訪,我們則了解到了苕溪鱲的發現過程,以及和苕溪水環境之間的關聯,支撐稿件邏輯的幾個核心事實基本具備。為了進一步確認苕溪鱲的發現過程,我還專門跑到了余杭區閑林街道苕溪鱲的產地,并從網上找到了宣布苕溪鱲為新物種的論文。
最終呈現的版面圖效果令人驚艷——一條東苕溪蜿蜒而上,將稿件的各個段落和評論巧妙地分割在“兩岸”。在版面下方是兩個二維碼,里面鏈接的是鄭超精心制作的短視頻。為了做好這個視頻,他跟我們一起去德清、余杭實地拍攝了大量素材,利用周末熬了通宵制作。
可以說,《兩地“賭約”召回一條小魚》,是上至報社領導、下至一線記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而這篇報道的過程,也讓我們對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題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條小魚,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一個良好的開局,但遠遠不是結束。
責任編輯:劉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