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自動監測、投喂、洗網等設備的大型深遠海智能網箱平臺“經海005號”在山東煙臺長島海域安裝成功,助推當地漁業轉型升級。唐克 攝(人民圖片)
一套智慧養殖系統快速檢測海水的各項數據指標,一部手機能實時查看魚群活動狀況,僅需幾人就可以養殖上百噸大黃魚……如今,漁業不斷升級,更具有科技含量。不少地方依托數字化智能設備,創新水產養殖模式,讓漁業生產變得越來越“聰明”。漁民也在積極學習創新,用科技賦能漁業,從靠經驗變為靠數據,從“汗水漁業”向“智慧漁業”轉變。
蟹農找到致富“金鑰匙”
在江蘇省泰興市,江源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承波正指揮工人緊鑼密鼓地投放蟹苗。據悉,因為江沙和水草的緣故,泰興原來不適合養蟹,但在上海海洋大學專家的科學指導和現代化技術、智能設備的幫助下,這里不僅解決了養蟹難的問題,還讓泰興江沙蟹實現了標準化養殖。
余承波說:“以前我們養蟹全憑經驗,現在依靠智能化設備監控水質。從人工喂料到采用無人船、無人機進行投喂,實現了河蟹的標準化養殖。”
依靠產學研融合發展,專家和蟹農們一路攻關,突破高沙土養蟹的技術瓶頸,找到了在泰興養蟹的竅門。2020年12月,泰興江沙蟹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成了當地特產。如今,泰興江沙蟹已是產值超4億元的富民產業。科技讓這片原本不適合養蟹的地方成了著名產區,也讓當地蟹農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
泰興江沙蟹的成功說明,發展智慧漁業,可以有力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傳統水產養殖高度依賴人力、經驗,存在靠天吃飯、風險難控等問題,需要依托新技術尤其是智能技術實現降本增效。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道亮認為,傳統漁業生產狀況已經跟不上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漁業產業的提質增量成為漁業管理者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說:“傳統養殖方式面臨土地和水資源短缺、養殖空間壓縮、水環境污染等問題,發展智慧漁業則是傳統生產方式向精準高效綠色方式轉變、過度依賴人工向以機器為主轉變、主觀經驗判斷向大數據智能決策轉變的過程,是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助力漁民走向遠海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被譽為中國的“鮑魚之鄉”,在過去,連江漁民主要是在近海養殖鮑魚,由于養殖密度過高導致水質污染、病蟲害頻發,這些問題像石頭一樣壓在漁民心上。
走向遠海,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依靠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于是,“福鮑1號”應運而生。據悉,“福鮑1號”是福建研發的國內首個同時也是最大的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4年前投入使用。“福鮑1號”分為三個部分,水上部分高度約8米,包括起吊裝置和浮在水面上的操作平臺;水下部分包括浮體和養殖籠。鮑魚們的“房間”分布在水深8米左右的深海里,這樣的深度能確保品質。
深遠海養殖不僅要有堅固的平臺,還要有更高水平的養殖技術和管理能力。為此,“福鮑1號”配置了水質監測、自動增氧、遠程數據傳輸系統等設備,有了這些科技手段助力,漁民們在岸上通過手機就可以實現鮑魚的智能養殖。
福建中新永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永壽說,在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下,許多漁民養殖鮑魚變得既輕松又高效。通過幾年的探索,連江在科技化、產業化、品牌化方面已經探索出了一條深遠海養殖的新模式。從漁排到大型機械化平臺,從近海到遠海、深遠海養殖模式為連江的漁業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新技術融入水產養殖
首屆文昌國際智慧漁業發展論壇日前在海南省文昌市舉辦。“第一批入園的11家企業項目已動工建設,其中渤海水產對蝦種苗繁育項目、藍海觀賞魚繁育項目、祿泰對蝦種苗繁育項目、鯤誠石斑魚循環水養殖項目等9個項目已投產。”文昌市副市長韓亮從技術等方面介紹文昌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的發展優勢。
專家認為,建設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是探索海洋漁業現代化轉型的方式之一。目前,國家把海洋漁業作為現代農業和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構建生態良好、生產發展、裝備先進、產品優質、漁民增收、平安和諧的智慧漁業發展新格局。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業內人士指出,這既是推動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也是實現這一轉型發展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助力水產養殖和漁業智慧化發展的相關政策,并提出了具體的方向和目標。《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在“加快生產經營數字化改造”中提出要“漁業智慧化”發展。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專家認為,應大力發展深海養殖裝備和智慧漁業,推動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記者楊俊峰)
責任編輯:何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