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際,天氣變暖,街邊水果攤上買水果的人都多了起來,各種五顏六色的水果看得人心情愉悅。
但是,其中有一種水果,吃起來卻讓人不太安心,當你在吃它的時候,它竟反過來在“咬你”!它就是“菠蘿”。
吃過菠蘿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吃完菠蘿,嘴巴總覺得澀澀的,還有點疼,好像被針刺扎過一樣。為什么會這樣?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菠蘿“扎嘴”的原因
菠蘿之所以會扎嘴,原因在于菠蘿里含有的蛋白酶和草酸鈣。
當我們吃菠蘿時,菠蘿里富含的蛋白酶會分解掉口腔黏膜上的纖維蛋白,導致黏膜受損,使我們產生刺痛感。
而草酸鈣是一種白色結晶狀的粉末,在顯微鏡下呈“針”狀,草酸鈣進入口腔后,也會刺破我們的口腔黏膜、舌頭、咽喉等組織,造成損傷,產生扎嘴的感受。
有觀點認為,相比蛋白酶,草酸鈣才是導致菠蘿扎嘴的元兇,但這一說法目前沒有得到科學認證。
事實上,從自然界的角度來看,菠蘿中含有的蛋白酶和草酸鈣為它筑起了一道防線,讓任何品嘗過菠蘿的動物先在嘴巴上嘗點苦頭,從而避免各種動物和昆蟲的傷害。現如今人類將其作為水果食用,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起“針扎”的后果了。
為了吃菠蘿不扎嘴,人們使用鹽水來泡菠蘿,但這真的有用嗎?
用鹽水泡菠蘿,就不扎了嗎?
先說結果。用鹽水來讓菠蘿不再扎嘴的方法,效果有限,主要是心理作用。
菠蘿中的草酸鈣在鹽水中會溶解,在這一點上確實會減少一些草酸鈣針晶的含量。
而菠蘿蛋白酶的活性抑制,需受到溫度、金屬離子濃度等的影響,簡單的鹽水是沒辦法徹底解決的。
研究發現,鹽會使得酶失去活性。但這里用到的鹽一般指的是那些“金屬的離子化合物”,比如含鉛離子、汞離子等的重金屬鹽,對菠蘿蛋白酶的抑制效果較明顯。
而我們用來泡菠蘿的鹽水,用的是食鹽水,鈉離子對于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較其他金屬離子明顯較差。所以如果用低濃度的鹽水泡菠蘿,并且泡的時間還比較短的話,是無法有效地使蛋白酶失去活性的,只能對其活性有較小程度的抑制。
2015年,《食品科技》上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用7%的氯化鈉溶液將菠蘿浸泡10分鐘,菠蘿蛋白酶的活性會被有效抑制。而制作7%的氯化鈉溶液,相當于在1升水中加入70克鹽,這個濃度相比平時我們用的鹽水濃度高很多。
因此,用平常的食鹽水來泡菠蘿,只能起到些許抑制扎嘴的效果,但效果不大,更多的是給我們一點“心理安慰”。
如果真的對“扎嘴”的感覺深惡痛絕的話,比起泡鹽水,不如試試把菠蘿煮熟。加熱會導致蛋白酶失去活性,真正做到“不扎嘴”的效果。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吃菠蘿不再扎嘴呢?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吃“鳳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鳳梨”為啥不扎嘴?
等等,鳳梨和菠蘿不是同一個物種嗎?沒錯,從分類學角度來說,鳳梨和菠蘿確實是同一種植物物種,都屬于鳳梨科鳳梨屬,學名都是Ananas comosus。
供食用的菠蘿主要有四類,分別為卡因類(Cayenne Group)、西班牙類(Spanish Group)、皇后類(Queen Group)和雜交類4個大類,包括上百個品種。有些叫菠蘿,有些叫鳳梨,在形態、造型、大小上也各不相同,有時候根據商家的宣傳,我們也很容易會把它們誤以為是不同的水果。
以2015年為例,國內的菠蘿產區種植的菠蘿,大部分都是皇后類里的巴厘菠蘿,比如著名的徐聞產區。
所以我們在水果攤上常見的菠蘿大概率是這一種,這種菠蘿葉片帶齒,果皮一般是橙紅色,味道較為濃郁,果肉口感脆甜。但存在扎嘴的問題。
那么,為什么吃“菠蘿”會扎嘴,吃“鳳梨”就不會?這是因為一些品種的“鳳梨”里蛋白酶含量較低,所以食用起來不會有明顯的扎嘴感。例如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金鉆菠蘿”“香水菠蘿”等。
總的來說,鹽水泡菠蘿就“不扎嘴”,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如果真的對菠蘿扎嘴這一情況深惡痛絕,想要吃菠蘿不扎嘴,也可以考慮將菠蘿烹飪后食用,或者不吃菠蘿,轉吃“鳳梨”就好了。
近幾年,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帶有不扎嘴性狀的菠蘿品種開始出現在市場上。現在,市場上能買到的許多菠蘿都是切開就可以直接吃,不必擔心會扎嘴了。
另外,對于易過敏人群也要注意,菠蘿有可能會引起口腔過敏綜合征(OAS)。如果你吃完菠蘿后出現紅疹、身體皮膚發癢紅腫、呼吸困難等癥狀,就有可能是出現了過敏,這時需視情況對待,嚴重的需及時就醫問診。
水果是一種健康的食物,但食用上也要因人而異,吃得健康、開心最重要啦。
作者: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史軍,植物學博士、知名科普作家
責任編輯:張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