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把握鄉村產業振興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的重要意義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而鄉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進程中,推動鄉村產業做優做強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鄉村產業振興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抓好產業振興、推動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要大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打造具有更強創新性、更高附加值、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以鄉村產業振興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鄉村產業振興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推進農業產業全鏈條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點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但農業生產基礎不牢、大而不強、多而不優問題仍然突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關鍵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要立足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強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切實把農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帶動農村全面發展,促進農民全面進步。
鄉村產業振興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當前,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總體有保障,但穩產保供的基礎還不牢固。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農產品保供要求會更高。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產業興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讓鄉村生活更富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
二、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我國鄉村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有力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也要看到,鄉村產業在規模化、差異化、品質化發展中仍有很大空間,仍然存在規模層次不高、要素分配不協調、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等問題。要因地制宜、穩扎穩打、注重實效,找準鄉村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有力服務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在品質提升上持續用力,確保鄉村產業發展含金量。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等方面深耕細作,提升產業發展“硬核力量”。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也是“藏糧于技”的重中之重。要以品種為主線,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優勢,強化育種技術創新,加快高產優質、抗病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等優良品種選育,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重要品種支撐。要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綠色生產方式,完善農產品監管、質量檢測和質量溯源體系,構建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高品質農業。持續加強品牌創建,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產品品牌,推動鄉村產業由賣“原字號”農產品更多向賣制成品轉變,讓好產品有好“身價”,提升產業價值鏈。
做好“土特產”文章,注入鄉村產業提檔升級新動力。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中,都十分關注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情況,要求做好“土特產”文章。我國廣大農村千差萬別,各地發展條件、產業基礎差異較大,鄉村產業發展要在“特”字上精耕細作,讓鄉村產業端牢特色飯碗。要根據本地區資源稟賦條件、產業基礎、市場需求等選準主導產業,充分利用好當地的氣候、土壤、人文環境、鄉土文化等寶貴“財富”,著力打造獨特性與特色化的產品或服務,把優勢資源更多地轉化為優勢產業,努力形成城鄉聯動、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群。不僅要挖掘最具有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資源,更要注重特色產業結構優化和提檔升級,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進一步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培育鄉村產業發展新動能。結合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一步擦亮鄉村產業綠色、生態的底色,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定不移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生態低碳農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可推廣、帶動強的鄉村生態經濟發展的樣板。
在做大市場上下更大功夫,增強鄉村產業發展后勁。針對當前鄉村產業發展市場規模小、布局散、生產經營成本偏高等突出問題,一方面,要著力改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條件。要結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加快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的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入方式,健全多元投入機制,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著力改善鄉村產業發展條件。尤其是一些地理上較為偏遠、自然條件較差、物流成本高的地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水、電、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要著力強化鄉村產業發展要素支撐。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圍繞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方面,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強鄉村產業發展的要素支撐,盤活、激活、放活鄉村各類資產資源,推動各類要素向鄉村產業集聚,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圍繞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進一步優化城鄉市場環境,讓更多的優質農產品走出鄉村、進入城市、拓展市場,加快建設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示范帶動作用突出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向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健全鄉村產業鏈條。要以特色產業發展為引領,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縱向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橫向拓展產業形態,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打造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的產業鏈體系。要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基礎作用,支持發展縣域范圍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多種主體參與的融合模式,促進鄉村產業在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要立足縣域資源稟賦,突出特色產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鄉村產業聚集發展,積極培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康養、文化體驗、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更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鄉村休閑旅游區(點),培育鄉村產業“增長極”。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厚植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鄉村產業,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盡可能多地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做到“既綠了一片,也富了一片”,讓當地農戶腰包真正“鼓起來”。要圍繞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問題,構建生產聯動、利益共享的聯農帶農機制,把千家萬戶的“小農戶”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好,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盡可能讓農民參與進來,讓農民分享鄉村產業發展的市場紅利和政策紅利。積極發揮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聯農帶農惠農方面的作用,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等環節收益。要形成企業和農戶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農戶能干的盡量讓農戶干,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更多地留給農民,決不能“富了老板、虧了老鄉”,確保產業發展能夠更多惠農富民。
三、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統籌部署、協同推進,抓住重點、補齊短板。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扎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確保鄉村產業發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狠抓責任制落實。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2022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明確了鄉村振興責任落實、組織推動、社會動員、要素保障、考核評價、工作報告、監督檢查等一攬子推進機制,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構建鄉村振興責任體系,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鄉村振興,進一步形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合力。要積極搶抓機遇,狠抓鄉村振興責任制的落實,以責任落實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真抓實干,立足當地農業農村優勢特色資源,加強鄉村產業的統籌規劃和發展,推動鄉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有力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落實產業幫扶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五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后續幫扶支持,在主要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該優化的優化、該調整的調整,增強脫貧穩定性。當前,產業幫扶已經成為覆蓋面廣、帶動人口多、可持續性強的幫扶舉措。要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加強統籌組織,聚焦鄉村產業發展,全力推進產業發展幫扶項目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的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重點圍繞鄉村優勢特色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引導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投向鄉村產業發展,鞏固和擴大產業幫扶成果,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強化專業人才支撐。要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加強鄉村產業專業技術型人才和綜合管理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要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支持返鄉入鄉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創新創業,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讓其留得下、能創業,培養一批創新創業帶頭人、優秀鄉村企業家。要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引領,以產業急需為導向,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鼓勵和引導一大批農業科技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鄉村產業加快發展的火熱實踐中大顯身手,共同書寫鄉村產業振興的美麗畫卷。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學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