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春耕生產工作不僅關系著農業生產,更是直接關系著脫貧攻堅成果的持續鞏固。為解決貧困戶收入低和部分無勞動力貧困戶耕地拋荒的問題,蕨溪鎮積極探索“貧困戶+撂荒地”“貧困戶+剩余勞動力+撂荒地”的耕種模式,通過在各村摸排“有勞動力無耕地”和“有耕地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及全家外出務工農戶的撂荒地數量,組織黨員、農村貧困戶、剩余勞動力組建脫貧攻堅助耕隊助力貧困戶春耕生產。
脫貧攻堅助耕隊正在大坪村7組耕田
大坪村是該鎮脫貧攻堅助耕隊助力春耕生產的“第一站”。大坪村7組貧困戶余吉發因癱瘓,長期臥床不起,妻子又有智力缺陷,兒子也外出務工,家中缺乏勞動力,水田長滿了雜草。大坪村干部了解到他的困境后,主動上門宣傳政策,幫助耕種水田。“你不用操心助耕隊伍的工資,我們爭取到了政策補助,你的鄰居表嫂負責幫忙管理和收割。”村支部書記張培容看穿了余吉發的苦口難言。說服了余吉發后,大坪村干部第二天就組織了脫貧攻堅助耕隊幫助他耕種了2畝水田,綠油油的秧苗插滿了水田,更裝滿了余吉發的心田。
據了解,該鎮按照“三統一”的春耕生產要求,推廣機耕作業面積1萬畝,機耕作業補助70元/畝,同時整合財政資金約10余萬元,在優先保障貧困戶需求的前提下統一開展機耕有償作業。大坪村先行先試,組織黨員、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農村剩余勞動力等20余人,預計幫助無勞動力貧困戶和五保戶耕種田地300余畝,貧困戶平均增收約1000元。
“我們在大坪村試點,通過經驗積累、探索學習,下一步將在泗水、光華、干溪等12個基礎較好的村逐步推廣。”該鎮黨委書記汪修柱介紹,該鎮堅持春耕生產和脫貧攻堅“兩條腿”走路,確保貧困戶收入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穩定,以實際行動來奪取“大戰大考”的雙勝利。(作者單位:宜賓市敘州區蕨溪鎮黨政辦)
四川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