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000多人次的專家奔波于脫貧攻堅一線,累計投入兩億多元用于脫貧攻堅工作;安徽省60%以上縣域主導產業由該校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安徽省17個國家級農業園區中14個由該校負責規劃,為地方打造了100多個特色產業……近年來,安徽農業大學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育人報國的“大擂臺”,作為建設特色高水平大學的“強引擎”,集聚優勢資源和人才,在安徽脫貧攻堅一線發揮重要作用。
試驗站覆蓋安徽省主導產業
定遠縣地處安徽東部丘陵區,農業生產條件一般,如何找到一條適應發展的農業轉型之路,一直困擾著當地。正在這時,安徽農業大學成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探索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模式——“一站一盟一中心”,即建設綜合試驗站,成立現代農業產學研聯盟,組建現代農業技術合作推廣服務中心。
2016年4月,定遠縣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拔地而起,也開啟了定遠縣農業轉型升級的大幕。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張子軍“走馬上任”成為首任站長,代表學校“駐扎”定遠縣,一方面對接學校,把學校的科技成果在定遠縣轉化,一方面對接當地,負責組織攻關定遠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試驗站成立后,學校立足當地實際,又組建了水稻、小麥、豬禽等九大產業聯盟,具體來落實攻關事宜。張子軍帶著九大產業聯盟的專家,跑遍了定遠縣22個鄉鎮,對當地農業產業走訪調研,量身定做了主導產業發展規劃。每個聯盟的首席專家,要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從年初制定工作計劃,到每個月至少一次實地指導產業發展,從指導具體的生產環節,到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幾年來,試驗站共為定遠縣引進農業新品種376個,應用農業新技術92項,探索新模式15項,示范推廣面積10萬余畝,服務農業企業100多家。定遠縣已形成“草、菌、蝦、豬、鵝”五大特色產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2019年4月,定遠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一個個綜合試驗站就支撐起一個地方農業轉型升級的引擎,也激蕩起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隨著今年4月1日皖西南綜合試驗站的簽約,我們已經形成覆蓋安徽省主導農業產業的格局,力爭為推動安徽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與技術支撐。”安徽農業大學校長夏濤說。
組建產業聯盟專啃“硬骨頭”
谷雨前后,正是皖中早稻播種的好時節,安徽農業大學水稻產業聯盟武立權團隊在廬江縣郭河基地開啟了新一輪攻關行動,今年種苗時采用的是“機插水稻一次性基施同步水稻全生育期氮素營養需求的精簡高效施肥”關鍵技術,這是水稻超高產精確栽培技術體系的重要部分。
這套超高產精確栽培技術體系,是武立權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多年來,安徽省水稻種植面積位列全國第六,但單產與周邊省份有較大差距。搞水稻研究的武立權坐不住了,下決心要攻克這個難關。
武立權發現,主導品種不明確,主推技術不確定,機械化程度低,農機農藝脫節等問題直接導致了水稻產量不高。通過不斷摸索,武立權總結出“品種穩產、技術豐產、機械增效”的思路,通過實施高產高效的精播技術、規范化和規模化育秧技術、稻田精準施肥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水稻產量逐年提升,從2015年平均畝產創造長江中下游地區麥茬水稻全程機械化高產新紀錄927.7公斤,到2016年平均畝產968.55公斤,再到2019年創安徽省水稻單產新紀錄畝產達1053.7公斤。
安徽農業大學圍繞脫貧攻堅關鍵領域、農業轉型升級核心壁壘,組建跨學科、全領域、中青年結合的攻堅團隊,確保把“最硬的骨頭給啃下來”。產業聯盟成立后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確定每年重點推廣的關鍵技術,指導培訓經營主體轉化,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幾年來,學校依托建立在不同區域的綜合試驗站,與18個縣(市、區)組建了75個縣域農業主導產業聯盟,組成一支有350多名科技人員的專家推廣隊伍,還將360多名基層農技人員整合到新型農技推廣服務團隊中,形成了一支700多名農業科技人員組成的“主力軍”。
智力幫扶助力產業振興
地處皖中的廬江縣近年來大力發展茶產業,但茶園建設和管理水平低,適宜本地的新品種數量不多,茶類結構和名優茶品牌單一,雖然茶葉規模不斷擴大,但茶產業整體效益不高。
茶學專家韋朝領從推廣茶樹新品種開始,在皖中試驗站茶樹種植資源圃試種了選育的新品系“谷雨春”。該品種芽頭秀長、產量高、抗性強,制成綠茶花香明顯、滋味醇,在廬江縣迅速進行了推廣。韋朝領又利用“谷雨春”,指導當地企業做成白云春毫茶,在世界綠茶競選賽中獲得金獎。針對當地茶產業存在的問題,韋朝領提出了綜合發展思路,推廣抗逆栽培、草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經過“對癥下藥”,廬江縣茶產業質量不斷提升、效益不斷增加,當地計劃在兩年內把茶園面積從8萬畝發展到10萬畝。
前幾年,金寨縣從外地引進的獼猴桃品種屢患潰瘍病,給果農帶來重大損失。2013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梨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朱立武來到金寨縣,針對當地獼猴桃的潰瘍病流行開展技術指導:“發病的植株必須挖掉、燒毀、深埋,這是阻斷病菌傳播的唯一途徑。”
“砍樹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必須更換品種,才能徹底根除。從外地引苗風險太大,弄不清楚外地品種是否帶菌。”朱立武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測試、驗證,培育了獼猴桃抗潰瘍病新品種“皖金”。在朱立武的指導下,當地獼猴桃產業發展到3萬多畝,并且成立了獼猴桃產學研聯盟。當地合作社建立育苗基地,自己繁育苗木。金寨縣獼猴桃產業也重煥生機。
據統計,安徽農業大學在脫貧攻堅一線服務的專家全部為中級以上職稱,其中高級以上職稱占80%以上,大多數為全國、全省知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學校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從體制機制、政策激勵、氛圍營造等方面,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謀篇布局。”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江春介紹,該校明確服務脫貧攻堅的“責任書”“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攻克貧困“最后一個堡壘”。同時,把服務脫貧攻堅與服務鄉村振興有機銜接。2019年12月底,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江春牽手省內外農業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校友企業等175家單位成立了鄉村振興合作企業戰略聯盟,通過技術合作、資源共享、平臺共建等方式,發揮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高校力量”和“企業力量”,搭建一個多方合作、融合發展的大舞臺。(記者楊丹丹)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