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期刊2022-12-30
作者:楊禹
真理之光照亮復興之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
一
以下這幾個“立足”,或許可以梳理出當前階段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路框架。
立足機遇看挑戰,立足成就看成因。新時代的中國,重大歷史機遇與重大風險挑戰交織而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談機遇,也談挑戰,更是經常把危與機放在一起談,強調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新時代的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成就背后的成因,最值得深思。
立足征程看領航,立足思想看實踐。“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偉大成就的根本成因。巍巍巨輪,需要領航掌舵、思想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團結帶領大家一起揚帆出海、搏擊風浪,奮力駛向光輝的彼岸。
立足成熟看活力,立足奮斗看精神。百年大黨經過新時代的革命性鍛造,愈發堅強有力、清醒成熟,也更加充滿活力。新時代的奮斗,給民族復興帶來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我國發展中的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之一就是“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立足中國看世界,立足今天看未來。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胸懷天下,立足中華大地,放眼人類未來,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今天,我們已踏上新的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以堅定的歷史自信,去贏得未來。
二
牢記“國之大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要求。何為“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作出生動闡釋。
在第一次講到這個詞時,他就給出了答案。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秦嶺考察。他強調,陜西要深刻吸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這句話里的四個“什么”,就是給“國之大者”的豐富內涵所作的闡釋。
距離秦嶺考察整整一年后,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在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他走進村民王德利家,從客廳到衛生間,再到廚房和柴房,看得很細,問得也很細。后來圍坐在客廳里聊家常時,王德利激動地說:“總書記,您平時這么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總書記回答道:“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這是對“國之大者”內涵的生動闡釋,更是對全黨同志的重要要求。
這個句式,習近平總書記后來又用過多次。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202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時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兩會之后,3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4月,在海南五指山,習近平總書記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是“國之大者”。
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這個生動的句式是一種開放式的表達,不能理解為只有以這種句式表述過的內容,才是“國之大者”。在很多場合,習近平總書記所談到的“國之大者”“心中有數”,需要我們結合工作實際具體領會。
三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從“胸懷兩個大局”到“統籌兩個大局”,“兩個大局”前面的動詞變化耐人尋味。我體會,“胸懷”是要求大家把兩個大局放進視野里、胸懷里,而“統籌”是要求大家要統籌好這兩個大局之間的內在關聯。
當動蕩變革的世界遇上堅定復興的中國,碰撞出了多少危與機。兩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如何深刻地領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重要判斷,不妨從“危與機”的同生并存入手。
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在“東升西降”中,在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較量中,在真正的多邊主義與虛假的多邊主義的較量中,交織著危與機。生產力發展呈蓬勃之勢,蓬勃中交織著危與機。有些國家、地區、行業、企業抓住了機會,會比過去發展得更快更好;有些人抓不住,就可能被落得更遠。就此,我們更能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危與機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機”。社交媒體時代的撲面而來,改變了全球的治理邏輯,這當中蘊含著新的危與機。這就是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學習和運用互聯網。
我們不妨再從“變局”二字入手。“變局”其實并不少見。人類社會幾千年,就是在一個又一個“變局”中不斷前進。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體會,一個重要的思考視角就是“變局”變了。現在的“變局”,跟十年前、一百年前、幾百年前的“變局”不一樣,它的形態變得極其復雜,其中蘊含著多樣態的危與機。
習近平總書記這些年來,一直在引領我們“看變化”。在學習中,我逐步梳理出這樣一些變化:有突如其來之變,也有循序漸進之變。“突變”和“漸變”,復雜地交織在一起。面對眼前的某些連續“突變”,如果拉開觀察的歷史縱深,可能它們就是一個長周期里“漸變”的一部分。有“黑天鵝”之變,也有“灰犀牛”之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既要警惕“黑天鵝”,也要防范“灰犀牛”。有可以預料之變,也有難以預料之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有順應大勢之變,也有悖逆潮流之變。某些國家搞單邊主義,搞有選擇的、虛假的多邊主義,就是悖逆潮流。有一路向前之變,也有曲折反復之變。當一些重大變化、變局出現曲折反復時,關鍵是我們要判斷清楚,它的本質方向有沒有改變。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判斷,不妨就從這里入手。有于我有利之變,也有于我不利之變。關鍵是把握“有利”與“不利”的辯證關系,善于在不利局面中發現有利因素,化危為機,走出不利,又要善于在有利局面中居安思危,發現潛藏的不利因素,主動排除。有主動求索之變,也有被動面對之變。新冠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這都是我們“被動面對”的。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發現,越是被動面對的變化襲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強調就越多。有符合周期之變,也有跳出周期之變。在經濟工作中,當出現了跳出周期之變,我們要及時作出判斷,這是偶然地跳出了原有周期,還是意味著一個新的周期正在出現。有進退裕如之變,也有進退失據之變。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調研“城市大腦”時強調,“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這是對治理能力的要求。而“進退失據”,正是要避免出現的反面。有整體推進之變,也有尚未成形之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十三五”“十四五”藍圖,這就是整體推進之變。而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時刻注重捕捉那些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的變化。“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已經寫進了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四卷的“索引”部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被列為關鍵詞之一。這給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極大方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既要充分用好“索引”,也不能止于“索引”。因為“索引”標識出了習近平總書記直接談及該關鍵詞的講話內容,而總書記在有些場合并沒有直接提及該關鍵詞,但所作的分析、提出的論斷,也同樣引領大家深刻把握當今世界的種種變化與變局。
四
人民至上。這是真理之光的重要閃光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六個必須堅持”中,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講話中首次提出的。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屬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在這個對全黨同志有深刻啟發和很高要求的“金句”中,也飽含著共產黨人對人民真摯、樸素的情感。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考察丹江口水庫后,到了距離水庫渠首大壩約10公里遠的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這是一個有一百多戶人家的水庫移民村。習近平總書記那天在和鄉親們交流的時候非常動情。這還要從七年前說起。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通水。通水后十幾天,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里特別講道:“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線40多萬人移民搬遷,為這個工程作出了無私奉獻,我們要向他們表示敬意,希望他們在新的家園生活幸福。”
七年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來到這個水庫移民村,來看看他祝福過的鄉親們,“新的家園”到底建得如何,日子過得怎么樣。見到圍攏過來的鄉親們,總書記第一句話就講,“我很牽掛你們”。他一再向大家表達感謝之意:“咱們過去那個家啊,離開是不容易的,我聽說‘有山有水、有田有林’,有的還有船是吧?為了沿線人民能夠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為大家,搬出來了。這是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沿線人民、全國人民都應該感謝你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吶,你們就是挖井人。”習近平總書記在這個小村莊的一戶人家里聊家常時動情地講:“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一個半月之后,他把這句話鄭重地帶到了天安門城樓上,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再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022年10月23日,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又著重談到了“人民”:“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
怎么深刻領會“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結合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學習,結合實踐,我梳理了一些認識角度:人民至上,是宏大的,也是具體的。要具體到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所以,“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至上,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它飽含著理論深意,更生動地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當中。人民至上,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在黨的百年征程里,每一個時期都有對“人民至上”價值追求的具體體現。而在新時代,“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世界觀方法論,得到新的深化和發揚。人民至上,是引領的,也是自覺的。有黨章的要求,“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領袖的引領,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身體力行。人民至上,已成為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人的自覺。
人民至上,在沖鋒里,也在堅守里。“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多少危難關頭、生死搏殺中的沖鋒,多少平凡而偉大的堅守,都體現著“人民至上”的光輝。人民至上,在情感里,也在制度里。對人民飽含深情,要在國家治理的制度體系中、在“四梁八柱”里、在點滴細節里,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至上,在付出里,也在收獲里。為了體現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人奮斗、付出甚至犧牲。但我們也收獲了很多——收獲了人民的信任,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至上,在成就里,也在藍圖里。人民至上,體現在黨的百年成就里,體現在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里,更體現在現代化新征程的藍圖里。
五
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十個方面寶貴經驗,其中關于“堅持理論創新”一條,特別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重要論斷:“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
這句話,習近平總書記之前多次講過,如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在歷史決議中直接引用,可見這句話非常關鍵。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講到這句話,只講“不是什么”,并沒有當場回答“是什么”。關于“是什么”,其實總書記講過太多太多,其含義,就在很多重要講話里。
從學習領會的角度,我們不妨把這四個“不是”看作總書記給大家出的一道生動的思考題,可以嘗試回答“是什么”。“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那“是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歷史文化的當代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那“是什么”?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版。“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那“是什么”?我們黨經過幾十年摸索之后,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那“是什么”?是一個發展中人口大國實現現代化的創新版。這個創新版,就是中國式現代化。
六
如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我初步梳理成六個方面: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視野,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豐厚底蘊。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結合中國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真理力量。從習近平同志在陜西、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經濟工作實踐,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逐步成形。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部署中,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時代含義。從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兩會“下團組”和國際交往中,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表達。從全國各部門各地方的堅決貫徹落實與基層鮮活探索,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引領作用。
以第一條為例。“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通全篇的世界觀、方法論。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理念,既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部分,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會議上的講話,講得都非常系統。而在地方考察中,在兩會期間與代表委員面對面的交流中,他往往用生動的表述,為大家勾勒出那些系統講話中的關鍵點。結合多年參與全國兩會報道工作的觀察體會,我梳理了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下團組”講話精神要義的四個角度:在一個團組里提出要求,既是針對這個省區市或這個界別的要求,也是講給全黨全國的要求。每年往往有一個涉及全局的重要要求,在幾乎每個所去的團組都會講,如高質量發展。在他自己所在的代表團,往往圍繞某一個重要主題連續講,如在上海代表團的五年,連續講創新;在內蒙古代表團的五年,連續講民族團結。把重要會議上講的系統要求,在和代表委員交流時用生動方式“拎出來”再作強調,如2022年在內蒙古代表團講能源安全,在政協聯組會上講糧食安全。
七
地方考察腳步中的“雙碳”關切。
2022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圍繞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重要要求。而在這前后一個階段的地方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里一直都有對“雙碳”的關切。
2021年9月13日,在陜西榆林的國能榆林化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對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立足國情、控制總量、兜住底線,有序減量替代,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一個多月后,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山東東營的勝利油田萊113區塊,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研發應用情況。2022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詳細觀看了解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1月27日,也就是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和部署“雙碳”工作之后第三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調研時,又察看了一個食品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術。
考察中的這些關切點,與會議上的系統部署有著內在的關聯。相關業界對此高度重視,深刻領會并認真貫徹。我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勝利油田察看CCUS一年多以來,全國相關進展很快。“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2022年秋天已建成投產,相關微縮模型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的中央綜合展區展出。
從2021年年初開始,我加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的時政報道團隊,跟隨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的腳步,做時政現場評論。如何更好地體會考察足跡中的深意,我初步歸納了三個方法:一是“由點及面”。從總書記在考察中察看的“點”出發,關注與之相關的“面”,可以更好理解察看此“點”以及在這個“點”所強調要求的含義。二是“點會結合”。把總書記察看的“點”與近期相關的重要會議講話結合起來,既能借“點”看“會”,也能借“會”看“點”。三是“連點成線”。把總書記在一個較長時間段里就某一個方面對一線實踐“點”的持續關注,連接起來、聯系起來,更能領會其深意。
八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在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中,有這樣一段表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黨中央隆重舉行慶祝大會,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強調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發出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
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改革是什么?我想答案之一就是:改革就是調整生產關系。只要想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要不斷調整生產關系。這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偉大號召,我梳理了四個學習思考的角度: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沒有止境。改革開放仍需不斷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再出發。必須有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勇氣決心和能力,才能闖過眼前的難關。把手邊每一個具體改革都及時改到位、改徹底,整體的改革開放,才能不斷向前、沒有止境。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當年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曾經給《浙江日報》寫過一篇短論,叫作《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發展與改革的關系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回答。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概括“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時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正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來看幾次關鍵會議之間的內在聯系。2020年10月下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的主要任務是擘畫“十四五”藍圖,重點談發展。而在9月1日召開的中央深改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在全會閉幕后的第四天,即11月2日召開的中央深改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強調,“要繼續把握好改革和發展的內在聯系”。2021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在中央深改委會議上強調,“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發展問題,但本質上是改革問題。這深刻體現了“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的要義。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在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這五個重大原則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最重要的。有了黨的領導,才能把道路走好,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如何把改革開放、把黨和國家的事業不斷推進向前,要“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感悟真理之光,走好復興之路。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沒有止境。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豐富了這個學習的寶庫。學習的角度與方法,需要不斷積累。在學習中,要把握本質內涵,要注重普遍聯系,要了解歷史經緯,要兼顧全面重點,要懂得知重負重,要善于舉重若輕。歸根結底,要拿出看家本領。
什么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作者系中國發展改革報社副社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約評論員)
(本文發表于《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七期)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期刊2022年第七期目錄
責任編輯: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