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為貧困群眾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決懲治蠅貪蟻貪,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公共法律服務深入鄉鎮一線,打通貧困地區尋求法律幫助的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斷提升貧困地區依法治理水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自身權益,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編者
欺行霸市 嚴懲不貸
黑惡勢力是社會毒瘤,尤其對于一些農村地區存在的“村霸”“市霸”,人民群眾更是深惡痛絕。
前不久,湖南永州藍山縣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據警方介紹,這個以程某為首的惡勢力團伙長期欺壓控制該縣土市鎮泉塘村的本地磚廠,使用毆打、恐嚇、威脅等手段壓低磚廠磚價,壟斷磚廠對外銷售生意,以此獲得非法利益。
原來,程某等人一直做著當地磚廠的售磚生意。2018年5月,磚廠打算根據市場行情將磚價調高2元。程某等人為阻止提價,組織10多名司機用車輛堵住磚廠進出通道,以此施壓。磚廠被迫同意延后提價。
但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幾天后,磚廠設置了4個特價車位,愿意加價2元者即可優先購磚。程某等人非常不滿,又組織了一幫人到磚廠鬧事,以損害了泉塘村司機利益為由,要求磚廠取消特價車位、不準提價、不準外地車拉磚。在沖突中,磚廠部分物品被砸壞,磚廠只得再次妥協。
“程某一伙還經常對外地司機使用暴力威脅。”據辦案民警介紹,有一次,外地貨車司機張某來磚廠拉磚,不料程某等人以張某搶生意為由,用紅磚將張某左手臂打傷,經法醫鑒定,張某左手臂的傷情為輕微傷;鄰村貨車司機楊某多次受到程某等人的暴力威脅,要求他不得來磚廠拉磚,其停放在磚廠內的貨車也經常被人無故扎破輪胎;給磚廠送煤矸石原料的外地司機曾某等人也曾被毆打、威脅,甚至被敲詐勒索1.8萬余元。
警方查明,磚廠長期受程某團伙打壓價格、壟斷銷售,被迫喪失了自主經營權,程某等人已經形成一個黑惡勢力犯罪團伙。2019年4月,警方經過縝密偵查,將這個惡勢力犯罪團伙連根挖起,一共刑拘11人,破獲刑事案件9起。2019年11月27日,該團伙成員因犯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盜竊罪等被藍山縣人民法院給予刑事處罰。案件宣判后,當地群眾拍手稱快。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在全國開展以來,一大批黑惡分子、“村霸”及背后“保護傘”被依法嚴懲,社會治安秩序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截至4月底,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120個、涉惡犯罪集團9888個,刑拘犯罪嫌疑人388442人,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67190人,促進了社會生態和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的改善。(人民日報記者張璁)
蠅貪蟻貪 堅決查處
前不久,云南省大理市鳳儀鎮三哨村石老仁村民小組組長冉某亮因為貪污貧困戶的低保金,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追繳的低保金已如數返還。
“這是典型的蠅貪、蟻貪。從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冉某亮認可和默許妻子分38筆支取了低保戶謝某權存折上的低保金,一共18100元。金額雖不多,但直接影響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負責辦理該案的大理市檢察院檢察官馬仲雙表示,村民小組長是最基層的可以行使公權力的人員,貪污行為嚴重影響脫貧攻堅,必須堅決查處。
石老仁村民小組是山區貧困村,貧困人口比例較大,村民思想閉塞、生活困難,各項事務多由村組干部代辦。村民謝某權符合國家低保政策的條件,被確定為享受低保金補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因其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村里單獨為其指定了監護人。冉某亮之所以將貪污低保金的對象選定為謝某權,就是因為他無法獨自支取低保金,對是否領取低保金也說不清楚。在冉某亮侵吞低保金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多次核查,均被其以各種借口搪塞和隱瞞而未被發現,冉某亮更加膽大妄為。
“村干部貪污所涉及的民生資金額度不算大,但直接關系到每家每戶,尤其是貧困戶。盡管目前制度規定較為嚴格,但因為不少貧困群眾自身文化水平較低,對政策不太知悉,還是給貪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馬仲雙說。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貪污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但貪污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防疫、社會捐助等特定款物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這兩年,大理市紀委監委加強對村組一級的巡察,不少蠅貪、蟻貪雖然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但是一樣受到紀委監委查處。紀法銜接持續深入,增強了打擊蠅貪、蟻貪的力度。
除了加大打擊犯罪的力度,還要做好貧困地區的預防腐敗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提高鄉村干部的法治意識,讓他們不敢腐;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政策宣傳,讓他們知道自己到底享有哪些權利,知道自己該拿多少補助。只有加強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監督,使村干部不能腐,多管齊下才能減少蠅貪、蟻貪。”馬仲雙說。(人民日報記者楊文明)
矛盾糾紛 依法化解
老向和老杜是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鴉丘坪村的村民,兩家老宅子連在一起,住了幾十年,鄰里關系十分融洽。可幾年前,隨著雙方各自翻新老宅子,彼此生了嫌隙。
原來,老杜家選擇在老屋地基坎下的空地上新建住宅,后來又將原來居住的老屋改成了圈養耕牛的牛圈。“老杜家的新房占了老向家的一部分空地,當初雙方關系好,老向也就沒有反對。但老杜將老屋改成牛圈,老向家的生活受到了干擾,所以產生了不滿。”參與矛盾調解的律師田鳳說。
雙方為此多次發生口角,最嚴重的一次還動了手,老向妻子被打傷,兩家積怨越來越深。鄉、村干部多次勸解調和,但是兩邊都不服氣,調解一直沒有結果。去年10月,村干部為了徹底化解雙方的積怨,向擔任鄉鎮法律顧問的田鳳求助,希望通過法治手段幫助雙方化解矛盾。
調解之初,雙方情緒十分激動,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老向說,對方新房占了自己的空地,又把牛圈建在自己新家旁邊,氣味難聞招蒼蠅,嚴重影響了自家的正常生活,要求老杜把占自己的地方讓出來,再把牛圈拆了。老杜則說,拆牛圈不是不可以,但費用得老向出。
“我們充分聽取雙方的意見,了解他們各自的訴求。一方面,從老鄰居老鄉親的角度講公序良俗、講情理,從情緒上進行疏導;另一方面,從法律規定的角度,讓雙方了解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田鳳說,法律對于相鄰關系有明確規定,不能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老杜家自覺理虧,態度也漸漸和緩下來。
化解矛盾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利益平衡點。“爭議雙方是同村村民,雙方的土地可以相互流轉,我們想了個辦法,建議兩家把土地進行置換。”田鳳說,經過一整天的法治宣講和疏導,雙方都表示愿意讓一步,老杜家用老屋的地塊置換原來占用對方的空地,并盡快把牛圈搬走。最終,雙方簽訂協議,握手言和。
基層治理千頭萬緒,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當地村干部熟悉情況,對于矛盾化解有重要作用。如今,鄉村干部的法治意識有了很大提升,解決矛盾糾紛也越來越符合法治要求了。”田鳳說,再加上律師參與,村民對于調解也更服氣。
近年來,我國公共法律服務不斷健全,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也得到了加強。不少地方引導律師參與基層治理,通過聘請村居法律顧問、讓律師參與防范和化解信訪問題,打通了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社會矛盾也得到依法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全國各類法律服務機構總數達85.3萬個,近20萬名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為當地百姓提供豐富多樣的法律服務。(人民日報記者魏哲哲)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