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土地里種了幾十年辣椒后,貴州畢節金沙縣木孔鎮信安社區農民胡應碧搖身一變成了食品公司里的產業工人。日前記者見到胡應碧時,她正在寬敞的廠房里和其他工友一起包裝辣椒。“早8點上班,從家里每天走路過來,在廠里做灌裝,既掙了錢、又方便照顧家,我很幸福。”胡應碧說,再過幾天就是廠里發工資的日子了。
湖北襄陽老河口市小陳營村的桑葚已經全部采摘完畢,負責技術管理的張根山正在組織工人們整枝。“這個年齡能在家門口就業,我很幸福。”已近70歲的張根山憑借過硬的果樹大田管理技術在農業公司有了用武之地,成為了產業工人。
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到今年年底,段華仙成為“持證農民”就滿8年了。她的合作社花卉種植面積從最初的4畝發展到如今的386畝,她帶著鄉親們種下“幸福花”,學懂“致富經”。
作為高素質農民,云南玉溪江川區雄關鄉下營村段華仙在改變自身命運的同時,也在讓農民成為有尊嚴、有吸引力的職業。《2021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顯示,71.77%的高素質農民對周邊農戶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平均輻射帶動17戶周邊農戶,他們以農業技術指導、農產品銷售等方式,積極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帶動廣大農民共同進步。20.86%的高素質農民獲得縣級及以上榮譽或獎勵;17.72%的擔任村干部;2.99%的擔任縣級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他們通過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積極為推動鄉村有效治理、促進地方農業農村發展而努力。這不僅令人振奮,更讓我們感受到“農民”作為一個職業,其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強。
54歲的山東壽光劉家堯河村農民劉庭利做夢也沒想到,一紙合同讓他成為了農業產業工人。他每天按時到園區上班,領著不低的工資。
今年初,劉庭利與山東財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后,每個月穩定的工資收入讓他心里格外踏實。公司總經理范志強說,在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打工的農民就是產業工人,基地有工人30多名,每月平均有3500至4000元工資。
跟許多人一樣,范志強曾經也在焦慮:將來“誰來種地”?在園區智能管理控制室,通過系統傳感器,劉庭利對實時采集的溫室大棚內部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信息一目了然。總面積200多畝的二三十個溫室只需要一臺電腦就能控制調節其內部的微環境。“真正實現了智慧管理。”劉庭利說。
“無論何時何地,通過手機就能實時看到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況,包括棚室管理、果蔬作物生長是否健康等,徹底實現了園區管理的智能化和物聯網。”范志強拿起手機展示中控系統。“在這里種菜,和我們以前種菜一點兒都不一樣,以前幾個人種一畝,現在我們幾個人就能打理幾十畝。”劉庭利拿著手機檢測著自己所負責區域的番茄。
“新農人”在家鄉有了用武之地
30名采茶工兩人一排茶樹,以“一芽兩葉”的標準展開激烈比拼。比賽限定40分鐘,以采摘茶葉的質量、重量為考核標準。不久前,在貴州黎平縣開展了一場以采茶為主題的農業技能競賽,最終來自桂花臺茶廠的梅群贏得此次競賽的“金手指”。
為培育更多像梅群一樣的鄉村工匠,近年來,貴州省總工會聚焦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在種植、漁業、畜牧等相關領域和行業廣泛開展崗位技能競賽,為助力鎮域經濟中心建設貢獻工會力量。
依托工會平臺,和梅群一樣從鄉村走出的優秀人才,正紛紛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反哺鄉村,成為一支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主力軍,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正高級農藝師、中級畜牧師、農技推廣研究員……當這些職稱與農民連在一起時,將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云南玉溪紅塔區大營街街道趙桅社區種花大戶趙科帆獲得了初級農藝師職稱。他告訴記者,獲得職稱后,他的企業獲得了省級、市級示范基地稱號,這不僅為企業帶來了聲譽,也給鮮花銷售等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果說農民從身份到職業是一個重大轉變,那么職稱評定則激勵職業農民持續提升技能,也為吸引和培養農業人才提供了新路徑,激勵更多人才投身到鄉村振興中。”云南省昆明市社科院社會所副所長陳勇強說。
搭上產業聯動發展的平臺
浙江寧波首個鄉村振興產業工會揭牌、山東壽光蔬菜產業工會成立、河南洛陽農業產業工會成立……近年來,全國各地涉農產業工會組織紛紛涌現。“工會就是大家的娘家人。”寧波鎮海區總工會基層建設部部長汪凱說,“一方面是為了切實維護鄉村振興產業新就業形態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為了搭建起產業聯動發展的平臺。”
涉農產業工會建起來了,服務更得跟上。“以前,品質不好,果子賣不上價;現在,品質和產量都提高了,售價也翻番了。”山東平度明村鎮大黃埠村“釜山88”圣女果種植戶吳兵告訴記者,“多虧工會派來專家給我們支招,還幫忙解決了銷路,我家4畝地的凈收入近40萬元。”
這是平度市總工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全鏈條服務工作的縮影,讓包括吳兵在內的全市2萬余名農業產業工人從中受益。
“‘釜山88’亟須提質增效”“辛苦一年也賺不到多少錢”“希望進一步打開銷路”……針對當地農民的迫切需求,平度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安平決心“幫襯一把”——依托工匠學院組建了102名工會聯合會專家人才庫。從此,種植有人教、化肥有地方買、果子成熟后有人收,農民只管投資和打理,銷路、技術都不用操心。
“一年多來參加了兩次工匠學院組織的培訓,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與專家交流。”吳兵如今已經熟練掌握了種植技術,成為村里的示范大戶,“畝產由7500公斤提高到1萬公斤,品質也是市場上比較好的。”
“我這韭菜賣不出就會爛在地里。”前不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青海西寧大通縣部分韭菜、蘿卜、菠菜等當季蔬菜滯銷,該縣長寧鎮陳家莊村種植戶王希軍的心都要涼了。
“多虧工會送來了‘及時雨’。”為了幫助蔬菜種植戶緩解蔬菜滯銷問題,大通縣總工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全縣蔬菜種植戶鋪設了產銷“快速路”——以消費券方式向全縣工會會員發放蔬菜大禮包1.8萬余份,幫助蔬菜種植大戶銷售蔬菜160余噸。“這一季的收成算是保住了。”王希軍說工會解決了農戶們的“燃眉之急”,把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工資怎么拿?集體來協商
作為廣東中山橫欄鎮三沙花木生產專業合作社的“臨時工”,李藝炳最關心的是臨時用工工資增長方案、發放時間、工時標準等問題。
“以往,用工單位的報酬方式不固定,有的按工時計算,有的按件計算,也有的按直接承包一片地的方式計算。”2020年5月,橫欄鎮花木行業工聯會成立以前,李藝炳有著自己的擔憂,“如果按件計酬花木場主會為難自己,而花木場主也擔心如果按件計算,工人為求速度以次充好,糾紛時有發生。”自從工聯會成立后,搭建起勞動關系雙方溝通協商的平臺,探索出“權益共商”“平等會商”“一事一商”的行業集體協商模式。就在前不久,在雙方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達成了按件計算、工作完成后再計算報酬和淡旺季薪酬浮動、薪酬增長幅度的約定。“我們這些產業工人還是比較滿意的。”李藝炳說。
距李藝炳約1000公里之外,位于湖南瀏陽沿溪鎮的蔬菜產業工會聯合會內,農業產業工資集體協商會正開得火熱。羅國林作為產業工人代表與蔬菜合作社的企業代表協商后,包括羅國林在內的幾百名合作社員工,因一份集體用工合同的簽訂,工資待遇得到了明確規范。“合同中還約定了工作與休假時間、保險及培訓等其他事項。”羅國林說。
“簽訂合同,受益的不僅僅是合作社里的產業工人,合作社再也不用擔心農忙時節的用工荒了。”這一次,新豐蔬菜專業合作社和40名“職工”簽訂了合同,建立了穩定的用工關系。(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農民日報》(2022年10月20日 第5版)
責任編輯: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