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前段時間,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近日一些地區降雨后旱情有所緩解,但降水分布不均,局地旱情仍在持續。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有關部門和地區加強部署,落實相關舉措,努力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
6點半,安徽省天長市防汛抗旱服務隊隊長王澤彬和隊員已開著裝滿維修工具的小貨車來到周邊鄉鎮,檢查臨時泵站的運轉情況。
調試設備、建立臨時泵站、巡檢維修……服務隊輾轉于多個鄉鎮,為農田“解渴”。過去100多天里,78個新建的臨時泵站和新架設的管道讓河水流入了天長市100多萬畝稻田中,為農戶解了燃眉之急。
“現在是水稻最需要用水的時候,看到田塊干裂,我們一度很著急。現在臨時泵站能把白塔河的水抽提到農田,我們終于放心了。”天長市汊澗鎮釜山社區的農民李登貴說。
奪取秋糧豐收,必須毫不放松防災減災。針對可能出現的長江中下游伏秋連旱、華西旱澇急轉、東北早霜和北上臺風,有關部門正在加強監測預警,做好各項防御準備,并及早謀劃冬小麥、冬油菜播種。
近日,財政部會同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研究,緊急通過中央預備費安排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00億元,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災、秋糧防災穩產、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等相關工作。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突出實效用足用好救災穩產資金,指導督促相關省份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盡快盡數把救災資金撥付到縣市,把農資補貼兌付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三岔河鎮水利管理站是洞庭湖區一所普通的基層水管站,共有職工37人,服務著6.5萬人和9萬畝稻田。一個多月來,職工們堅守工作崗位,盡力減輕旱情對群眾生活生產造成的影響。
記者見到站委委員周剛時,他正在羅洲電排指導村民提灌。4位村民在取水口不停調整水管位置,周剛則在岸邊時刻根據情況變化操作控制臺。隨后,他又和同事到合家垸村,為村民提供抗旱指導。
“多虧了他們,我家種的56畝水稻才沒有因為干旱受災。”種糧農戶陳伏秋說。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在加強應急舉措的同時,要著眼長遠強化防災抗災能力建設,針對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多發頻發的情況,系統考慮品種培育、水利工程、農田建設、農機農藝等各環節,推動健全完善農業防災救災工作體系和機制。
確保秋糧豐收,技術落實到位是關鍵。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根據作物生育進程和災害發生特點,組織專家制定分區域、分作物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意見。及時組派工作組包縣包鄉、進村入戶,督促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組派專家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蹲點包片、巡回指導。
農業專家建議,當前要精準施策全力做好南方秋糧生產,中稻重點是針對前期高溫熱害影響,因地制宜采取追施穗粒肥、噴施葉面肥等措施增加粒重;晚稻要加密調度情況、精準指導,促進孕穗抽穗;未受災地區要落實好“一噴多促”全覆蓋等穩產增產措施。(記者于文靜 汪海月 周勉)
責任編輯:魯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