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綠浪滾滾。光明日報記者任爽攝/光明圖片
吉林省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在玉米地里察看玉米長勢。資料圖片
在吉林省梨樹縣四棵樹鄉三棵樹村“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沙野(左)和郭雯清觀察玉米樣本。新華社發
搶抓農時春耕春播,吉林省梨樹縣農田里一派忙碌景象。錢文波攝/光明圖片
“一兩黑土二兩油”,這句諺語常被農民用來形容黑土地的肥沃與珍貴。位于吉林省西南部的梨樹縣就是這樣一片沃野良田。
梨樹縣地處“三大黑土帶”和“黃金玉米帶”,東遼河、招蘇臺河橫貫全境,是吉林省重要的黑土區,更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國家商品糧基地縣,素有“東北糧倉”和“松遼明珠”之美譽。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他首先來到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梨樹縣。在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地塊,總書記走進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實驗樣品和玉米優良品種展示,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他強調,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回響在梨樹廣袤的黑土地上。近年來,梨樹縣圍繞黑土地保護與利用主動破題,以“秸稈覆蓋、條帶耕作”為主的黑土地保護利用模式——“梨樹模式”不斷升級。2021年,梨樹模式研發基地玉米超高產試驗田畝產達到1077公斤,創東北地區高產紀錄。2022年,“梨樹模式”在梨樹縣推廣面積達285萬畝,占全縣玉米耕種面積的89%,實現了適宜推廣地塊全覆蓋。2022年,吉林省46個縣(市、區)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達3283萬畝,穩居全國首位。
日前,光明日報調研組一行走進梨樹縣,深入田間地頭、合作社、實驗站、現代農業生產單元,和農民嘮家常、說變化、談感悟,實地探訪當地深入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的生動實踐。
1.黑土地保護是個歷史性大課題
雨過天晴。梨樹縣郭家店鎮小泉眼村村民蔡長柱和幾個鄉親在樹下乘涼,“要說頭些年,從種子下地就開始提心吊膽,雨少害怕,雨多也害怕,哪有心情嘮閑嗑兒”。
一旁的鄉親聽蔡長柱回憶往事,都心領神會地跟著笑起來。“為啥?黑土變薄了呀,水一泡,膠黏;水一干,梆硬!收成咋也好不起來,還嘮個啥勁兒!”蔡長柱和調研組說。
年過六十的蔡長柱在家里排行老大,從小就跟著父母種地,“那時候的梨樹,種地用的是農家肥。秸稈經過家畜的消化,轉換成糞回到地里,可養地呢。那土可真肥呀!”
鄉親們說,梨樹有句順口溜: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可到了20世紀80年代,梨樹開始單一使用化肥,不再重視養地,進而造成了土壤板結。
蔡長柱接著說:“土壤板結就會影響產量,大伙兒為了維持產量,就一個勁兒地在化肥上找補。化肥越用越多,成本越來越高,產量反倒低了。一年到頭白忙活。”
到了20世紀90年代,部分農民開始填防洪溝、砍樹,以此增加種植面積。蔡長柱說:“這樣一來,不僅怕旱,雨水大一點也不成,排水和濾水都下不去,很容易就把農田給淹了。有些地塊的黑土層被風刮跑又被水沖走,薄得好像一鍬就能挖到底。”
長期使用化肥催產,采取掠奪式生產利用,導致梨樹縣黑土區土壤肥力降低、風蝕水蝕嚴重、農業生產環境惡化。《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指出,近60年來,東北黑土地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區下降1/2。原來攥一把就能成團兒的黑土,變成了流沙一樣的灰土。
在郭家店鎮青堆子村,韓鳳香正在地里查看玉米的長勢。40歲的韓鳳香梳著齊肩短發,穿得干干凈凈,更像是城市里的白領。
韓鳳香從小在梨樹長大,可印象中過去的家鄉不怎么好。她說:“天上一刮風,地里都是土。土面子飛起來,刮得人臉都疼。出門連件兒像樣的衣服都不敢穿,鞋面也是一層灰,像去黃土高原走了一趟。”
面對變了樣的家鄉,“那時候,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我也和周圍的年輕人一樣,不樂意干種地的活兒。我考上了大專,畢業后又學起美容美發,開了家美容院,生意還挺不錯呢!”韓鳳香說。
土地疲憊不堪,人也活動著腦筋往外走。受傷的梨樹咋辦?
“黑土地絕對不能這么耗下去!”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認準了這條道兒。王貴滿是土生土長的梨樹人,讀書時學的是農學,畢業后就回到梨樹縣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有著豐富的農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家鄉黑土地更有著深厚的熱愛。
“黑土地保護是個歷史性大課題,單靠我們推廣總站的人遠遠不夠,必須‘攀高結貴’。”王貴滿帶著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同志,從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請來幾十位專家學者,為梨樹土地“問診”,計劃讓梨樹縣這片土地重新冒油花兒。
2.“破皮黃”成金名片,“懶方法”種出高產量
黑土是世界公認的最肥沃的土壤,形成緩慢,在自然條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200到400年。梨樹縣所在的我國東北平原就是全球少有的黑土區之一。
為了讓寶貴的資源再回來,專家學者們煞費苦心,依據梨樹實際,研究出一套以“秸稈覆蓋、機械種植、輪替休耕、規模經營”為方法的黑土地保護模式。
有了專家的把脈,王貴滿干勁更足。他一有空就走村入戶地給農民講新技術,農民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咋樣?這技術不賴吧?”“是挺好!”“這么好的技術,種不?”“不種!有點閃失,一年的收成就搭進去了。”王貴滿理解農民的顧慮,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耕作習慣,不是說變就能變的,可他壓根兒沒想過放棄。
2007年,梨樹縣梨樹鎮高家村一塊225畝黃土裸露、產量極低的地塊,土話叫“破皮黃”,成了秸稈全覆蓋的試驗田。試驗田一種起來,十里八鄉就開了鍋。“那地不用鏟、不用耥,把秸稈留地里都不收拾,這不就是懶嗎?”“哪個正經莊稼人能這么干?簡直是倒反天罡!”
到了出苗期,遠近的鄉親們都跑來看,試驗田里的玉米苗不僅壯,齊得還和一趟線一樣,講究“出苗三分喜”的農民被“驚艷”了。而在用傳統方法耕種的地里,總有些玉米苗高高矮矮、大大小小,被農民叫作“四世同堂”。
到了秋收測產時,“破皮黃”試驗田又比傳統種植產量高出三成。鄉親們的心被點燃了,對黑土地回歸的盼望、對好土產好糧的豐收愿望在心底再也壓不住了。
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技術員抓住時機,加大力氣推廣新技術,也有不少農民主動來問,梨樹縣康平街道八里廟村村民盧偉就是其中之一。
盧偉是遠近聞名的種糧能手,也是村里率先帶動村民成立合作社的人。2010年,盧偉開始用新技術種植,深松整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玉米寬窄行交替休閑種植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得到推廣和統一應用。“改善土地、保護環境、省時省力、提高效益、降低風險……”一說起新技術的多贏,盧偉就打開了話匣子。
經過不斷的試驗研究,梨樹為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技術發展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這種玉米種植的方案被譽為“梨樹模式”。
2018年,梨樹遇到了53年來最強的春旱,可盧偉地里的產量卻沒受影響,合作社每公頃土地玉米產量比傳統種植方法增產20%以上。
“咱這地不怕,不信你們瞅瞅。”盧偉帶著調研組走進像蓋棉被一樣覆蓋著秸稈的地里,手一扒,摳出一捧土,再一攥,摻雜著細碎秸稈的黑土就被攥成了團,“要是沒水分,咋能成團?一鏟子下去,還能挖出蚯蚓呢!”
今年,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700公頃,用的全是“梨樹模式”。盧偉自己算了筆賬,化肥大約少用20%,增產至少10%;平均1公頃地能打糧2.4萬斤,節約成本超過1200元。
采用“梨樹模式”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多,當年的“破皮黃”“懶方法”成就了一片又一片實打實的高產田。而事實證明,“秸稈全覆蓋還田”不僅可以培肥地力實現節本增效,還能有效地解決水土流失和因秸稈焚燒引發的環保問題。
有數據表明,秸稈還田實施5年的耕地,表層0—2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近40%,而耕層0—20厘米有機質含量增加了12.91%,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超過120條,是常規壟作的6倍。同時,秸稈覆蓋還田比常規壟作增加近40%含水量,每年每公頃可減少風蝕量800余噸,有效抑制了沙塵暴的形成,而焚燒秸稈的減少也對減緩霧霾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
3.專家變“農民”,農民成“專家”
“這是新一代免耕播種機,這是藥物噴灑的無人機……”在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里,理事長盧偉興奮地給調研組介紹起“家里的寶貝”,“我們原來也就有幾十臺機器,現在有幾百臺,耕、種、防、收各個環節都實現了全覆蓋。”
盧偉說,這幾年,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還給農機裝上了“大腦”,借助遠程遙控、無人駕駛等技術,農民動動手指就能實現精準播種、自動收割。
種植模式的變革帶來農業科技變革。2008年,中國首臺免耕播種機在梨樹縣誕生,有效解決了耕地秸稈多、播種難問題。
到2017年,梨樹縣已研制出第6代免耕播種機,性能在國內領先,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目前,梨樹縣玉米免耕播種面積達到180萬畝,占玉米播種面積的一半以上,玉米免耕播種機保有量達1500臺。
2021年起,梨樹縣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為實施主體,以300公頃土地相對集中連片為一個單元,實現全程機械化操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農機具的作用。
2011年,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揭牌成立,專家學者在梨樹有了“家”。經過10余年的發展,梨樹實驗站已經打造成集農業科研、技術轉化、推廣應用、科技培訓多功能于一體的農業技術示范基地,在東北三省一區設立了10個工作站,帶動高產示范戶100戶,種植面積達5000公頃。
有了科技作底氣的梨樹換了模樣。2015年,壓根兒沒想過要從事農業種植的韓鳳香放下美容院的生意,接管起梨樹縣青堆村鳳凰山合作社,開始用“梨樹模式”種植玉米。
如今,鳳凰山合作社的耕地面積已經擴大到920公頃,主要采取“梨樹模式”。半路入行的韓鳳香早就成了“農業專家”,她還做起直播,通過網絡廣泛傳播“梨樹模式”的益處,推介黑土地種出的好糧食。
在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白子軒正和同學們測量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今年這土壤咋樣,孩子們?能到我家地里也給測測不?俺們好對癥施肥。”
“行啊,大娘!您啥時候方便?”
白子軒說,自從中科院在梨樹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以來,他和同學、老師就把課堂搬進了農村,“我們白天做實驗,鄉親們就在邊上邊看邊問。晚上,大家在樹下聊天。好多大叔阿姨說起黑土地保護都如數家珍,一聽就是行家里手。”
完成萬畝“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梨樹示范區建設任務;合作開展“百名碩博進百家合作社”行動;成立梨樹縣農科院,圍繞種子、農機、農技進行科技攻關……每年4月到10月是東北玉米的生長期,也是梨樹最熱鬧的時候,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的師生們通過各種平臺,在梨樹縣廣泛開展科研和服務,梨樹縣也借此機會引進“外腦”補短板,讓專家變成了“農民”,也讓農民變成了“專家”。
4.縣城為何成樣板,示范如何再升級
從土地退化到黑土“流金”,梨樹縣在黑土地保護中憑什么實現逆轉?
——勇于擔當,敢于創造。梨樹縣直面黑土地“亞健康”問題,真切地意識到和肩負起黑土地保護的責任,明確了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原則。梨樹人敢闖敢試、不等不靠,打破了“精耕細作”的傳統模式,形成了一套以黑土地保護為前提,可推廣、可復制、可傳播的玉米秸稈覆蓋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
——思想引領,榜樣帶頭。火車跑得快,得靠車頭帶。在“梨樹模式”推廣初期,王貴滿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走進老鄉家里,一講就是兩個鐘頭。“破皮黃”試驗田種出了好糧,王貴滿就蹲在試驗田旁給老鄉講。為了讓更多的農民了解“梨樹模式”,韓鳳香在春耕宣講時發遮陽帽,在秋收宣講時發鐮刀。在他們的帶動下,農民對黑土地的保護意識不斷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梨樹模式”讓黑土地保護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同向同行,形成了“保護—收益—保護”的良性循環。王貴滿介紹,在由150家成員單位組成的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中,有103家是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廣大農戶是黑土地保護的積極擁護者、自覺踐行者。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無論是秸稈全覆蓋耕作技術的“成熟化”,還是免耕播種機具的“中國化”,抑或是耕作技術推廣的“系統化”,在“梨樹模式”的形成和升級過程中,科學技術始終是梨樹縣保護黑土地的第一抓手。
在梨樹縣,每年有6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130多名碩博研究生從事教學、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他們和當地的科技工作者用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協作精神點亮黑土地,把論文真正寫在祖國大地上,幫助農民掌握先進農業技術,努力用最好的技術種出了最好的糧食。
——機制暢通,制度健全。梨樹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英男介紹,近年來,梨樹縣成立了“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梨樹模式”推廣實施方案》等10余個相關文件,持續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
吉林更是成立了由省委書記和省長任雙組長的糧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在農業農村部門設立專門工作機構;修訂《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將7月22日設立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制定《吉林省保護性耕作推進行動方案(2020—2025年)》,明確到2025年推廣4000萬畝。
在推動黑土地保護規范化、法治化的進程中,吉林省典型黑土區已達6900萬畝,糧食產量80%以上來自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第一、5年增長4.8倍。
今年8月起,黑土地保護法正式施行。為讓“梨樹模式”在黑土地保護中發揮更大作用,專家組認為“梨樹模式”在推廣過程中應繼續注重“三個示范”。
一是精準示范。針對被推廣地區的實際,統籌整體推廣、優化推廣、部分推廣等不同方式,一區一策、一區一式。
二是系統示范。堅持水、土、肥、溫、秸稈、氣象、微生物、耕作方式等技術上的一體化考慮,堅持人、財、物、基礎設施等的一體化設計。
三是效益示范。在政府推廣、科技推廣的基礎上,強化市場推廣能力;堅持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培育企業、擴大宣傳、打造品牌,讓最核心的技術體現出真正的市場價值,從而提升黑土地保護這一工作的基礎活力。
(光明日報調研組,調研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任爽、見習記者李層,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史守林,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光遠,通訊員蘆猛、李金欣)
《光明日報》(2022年08月19日 05版)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