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回族移民海國寶家中看望群眾。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有一個鎮子名為“閩寧鎮”。
1997年,這里只是一個小村。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提議福建和寧夏在此共同建設生態移民點,并將其命名為“閩寧村”。他說:“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2016年7月19日,陽光明媚,綠意蔥蘢。習近平總書記故地重游來到寧夏閩寧鎮原隆村調研考察。原隆村是永寧縣最大的生態移民村,安置了來自固原市的14個村組10515人。他先乘車繞著小鎮轉了一圈,看到紅瓦白墻、小樓鱗次櫛比的新村新貌,感慨地說:“閩寧合作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這個寶貴經驗可以向全國推廣,做一個示范,實現共同富裕。”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觸景生情,深情回憶起以前的情景。他說,1997年那次到寧夏,自己被西海固的貧困狀況深深震撼了!雖然窮地方見過,也住過,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還有這么窮的地方,心里受到很大沖擊。那一次,從銀川到同心,然后到了海原、固原、彭陽、涇源、西吉。他到的一戶人家,那真是家徒四壁,找不到什么值錢的東西,只看到窯洞頂上吊了一根繩,拴著一捆發菜,在當時那就算比較值錢的了。老百姓用水很困難,也洗不上澡。看了以后,自己就下決心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福建和寧夏開展對口幫扶。
“我印象很深,當時著重抓了幾件事。”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說,一是“坡改梯”,修了不少梯田;二是發展馬鈴薯生產,加工成飼料賣給東部一些地方用來飼養鰻魚,這一項當時就帶動人均增收一二百元;三是抓井窖工程,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問題。再有一個大動作,就是重點實施了“移民吊莊”工程,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眾,搬遷到適宜生產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閩寧村。
二十多年過去了,閩寧村發展成了閩寧鎮,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500元增加到1萬多元,增長了20多倍。昔日“天上不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的干沙灘,脫胎換骨成了金沙灘。今天,這里已成為常住居民6萬余人、回族人口占83%的特色小鎮,成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樣本。
“看到你們過好日子,臉上洋溢著幸福,我感到很欣慰。”習近平總書記為“閩寧”翻天覆地的變化點贊。作為第一批來到閩寧鎮的搬遷戶,謝興昌說,當年,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寧村奠基儀式上的一封賀信,給了他搬出山溝溝的決心。他到閩寧村附近農場掰了四個玉米棒子、四個高粱穗子,回西吉縣后到處宣傳這兒的好。山區農民世代夢想著走出大山,盼著不缺糧、不缺水,現在終于夢想成真。
看到移民百姓的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開心地笑了。他說,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要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把移民搬遷脫貧工作做好。要多關心移民搬遷到異地生活的群眾,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幫助他們更好融入當地社會。
閩寧,是何利霞的第二故鄉。2014年,何利霞一家和千余戶村民響應政府生態移民政策的號召,懷揣著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建設新家園的渴望,毅然決然地來到了位于銀川市南端的移民新村。就在這里,何利霞一家開啟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新生活。
“哪一年移民過來的?”
“收入怎么樣?”
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與何利霞嘮起了家常。言語間不過家常話,卻能真切感受到總書記深深牽掛著生態移民,時刻關注著扶貧攻堅工作的進展。此時的何利霞還只是一個在閩寧鎮從事尖椒種植、月入2100元的打工者。帶著習近平總書記那句“希望你們家生活越來越好”的深深祝福,何利霞轉變觀念,謀取發展。她和丈夫承包了一個香菇大棚,將兩人打工攢下的4萬塊錢都投資在里面。“每次想到總書記的話,就會讓我信心更足了。種香菇利潤可觀,工作輕松穩定。現在,我丈夫也不出去打工了,我們夫妻倆心思都放在這個香菇棚上。”幾個月的時間,何利霞從一名普通的打工者變成了一個小老板。
像何利霞這樣轉變觀念的人不是少數。過去,老百姓對承包大棚信心不足,寧肯在棚里打工賺工資也不敢承包大棚賺大錢。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后,老百姓更加堅定了信心,現在貧困戶承包棚由原來的6戶增加到30戶,承包后預計年收入比打工至少增加2萬元。大家看到了希望,更激發了干事創業的激情,全鎮也形成了積極向上、和睦向善、爭先恐后脫貧致富的良好氛圍。
今天,閩寧鎮原隆村已形成了以勞務輸出、葡萄種植、光伏農業、肉牛養殖、紅樹莓種植為主的五個產業增收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精準扶貧工作中作出有效探索的光伏農業產業。何利霞所承包的香菇棚就在原隆村光伏農業產業示范園內,一座大棚被隔成兩半,陽光可照射的一半種植蔬菜,密閉陰暗的一半則種植香菇,因此也被稱為“陰陽棚”。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則是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在合適的時候把隔簾打開,讓兩邊的氣體、溫度、濕度進行交換,以達到促進生產的目的,實現效益最大化。
這是把光伏發電與扶貧、農業開發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項目,通過發電的短期收益對農業進行以短養長。而在這里就業的員工主要為原隆村的貧困戶。通過這些舉措,當地已逐漸形成以花卉、茶葉種植為重點,以蚯蚓、蝎子特種養殖為亮點,以食用菌、有機蔬菜種植為抓手的產業布局,使415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加土地流轉收入1500元,帶動350多人就業,每人每年勞務收入超過2.5萬元。
這種變“輸血”為“造血”,變“漫灌”為“滴灌”的造血式精準扶貧模式,既發揮了資本的效能,又尊重了勞動的價值,幫助貧困戶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利用在寧夏調研的間隙,專門召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大連、蘇州、杭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深圳、珠海等有幫扶任務的東部9個省市和9個城市的黨委書記,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接受幫扶的西部12個省區市的黨委書記,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口幫扶的河北省委書記,參加了這次座談會。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組織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而且大規模長時間開展這項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這就是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中國大地上才會有那么多干沙灘變成金沙灘的奇跡。
(該文選自《習近平扶貧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著,商務印書館出版)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