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新疆天山南北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四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疆大地上活躍著一支90后新農人隊伍,他們懂農業、有技術、愛農村,正憑借著敏銳的互聯網思維和市場化思維,探索農業新業態,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一支生力軍。
數字化領航大農業
今年年初,從來沒有種過地的90后湖南女生莫曉鈺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一個人管理500畝新疆棉田。
2021年年初,28歲的莫曉鈺從廣東廣州來到新疆尉犁縣,成為一片棉花試驗田的專職攝像師。
在這里,她跟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全程目睹了尉犁縣百萬畝棉田的“科技春耕”景象。當地將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技術應用到傳統農作當中,實現了從播種、田間管理到最終采摘全過程機械化、科技化、精準化作業,這也讓她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
棉花的耕、種、收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過滴灌系統完成,但管理環節依然依賴人工。如何發現更高效的手段?
莫曉鈺和團隊工程師幾番試驗,將試驗田中的近270個出水樁全部改造為智能化電動出水樁,并配備先進的全自動施肥灌溉機,實現了遠程定時定點控制。
“你們看,我們現在通過地里安裝的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酸堿度等指標,經過智能分析,系統可以精準調節水肥比例,把水分和營養及時輸送到棉苗根部。不僅如此,人工智能技術還能通過識別遙感無人機拍攝的圖像,來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長勢和病蟲害情況。”32歲的團隊成員艾海鵬對記者說,探索無人化農場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農業種植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加科學地為田間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今年目標是畝產400公斤,在管理環節實現80%的無人化率。”另一位年輕的團隊成員凌磊說。
目前,尉犁縣棉花種植采收機械化率達到了97%,未來還將加快數字賦能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業由“設施化”向“數字化”轉變。
當溫暖的夏風吹過整齊的棉田,翠綠的秸稈上方,無人機正在忙碌巡田。依靠手機、農事記錄儀和小型氣象站這些“新農具”,利用知識、技術和數據這些“新農資”,更多和莫曉鈺一樣的“新農人”滿懷想象和期待,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新技術激活新動能
“五一”假期剛過,頂著烈日,家在新疆塔城烏蘇市甘河子鎮王鄉莊子村的邱昌偉就帶著團隊幾個人,操縱無人機在農田上空噴灑農藥。看著無人機在農田上空快速掠過,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9年,剛從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畢業的邱昌偉,很快意識到無人機在助力農業發展方面的作用。那時,邱昌偉就在思考,如何能讓無人機走進百姓日常農業生產,讓更多的勞動力從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放出來?
“眼見為實!要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2020年9月,邱昌偉應邀為鎮里棉花種植大戶及多家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現場展示無人機噴施脫葉劑作業。
“無人機作業不會碾壓棉株,而大型機車施藥則難免對棉花產量造成一定損失。更重要的是,無人機作業不僅效率高,還省人工,1000畝棉田只要一天就能完成。”邱昌偉頗為驕傲地說,看見無人機作業省時、省力且價格實惠,很多農戶都愿意嘗試一下,他的名氣在當地也越來越高。
現在,90后邱昌偉的公司已經擁有了7架航空器,還將引進作業效率更高的植保直升機,業務范圍囊括了農林噴灑、草原飛播乃至消防應急等不同內容。
無人機成為農田的“標配”,沒有那么多“飛手”,該怎么辦呢?另一個90后韓少華敏銳捕捉到問題背后潛在的商機。植保無人機在新疆的應用場景、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要讓更多年輕人加入飛手行列!”
作為國內一知名無人機企業在新疆昌吉州的總代理,韓少華的公司從2019年開始銷售植保無人機,至今已售出400多臺,買家中一大半都是去田間創業的年輕人,還培訓了“飛手”超過700人,其中年輕人比例更高。
“年輕的‘飛手’不斷涌現,是新疆農業不斷推進智能化、數字化的一個縮影。從不懂農業種植,到比老農戶更加熟悉作物的田間管理技術,他們正在成為農村‘新細胞’、農業‘新主力’。”韓少華說道。
新思路盤活老資源
扎根農村、思路活躍、反哺鄉里……說起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慶陽湖鄉的90后創業青年羅輝,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他的創業實踐影響了當地一大批人。
“我考上大學的那年,因為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銷路不暢,父母種植的700畝土豆、食葵等作物虧損不少。他們無奈傷心的表情,讓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闖出一片天地。”談到創業源起,羅輝仍念念不忘。
創業,從哪里破題?先從打通渠道入手!從進入大學起,羅輝便不斷摸索銷售模式。從注冊淘寶店鋪到參與線上線下公益助農,再到2015年創辦電子商務公司,專門銷售新疆阿克蘇冰糖心蘋果、庫爾勒香梨、和田紅棗等新疆名優農副產品,羅輝不僅淘到了第一桶金,也從一次次失敗中積累了不少經驗。
“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就要與當地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光有互聯網思維是不夠的,只有發展農業生產經營、發掘全產業鏈價值潛能,才能真正提高抗風險能力,讓老鄉的農產品賣得更好。”羅輝說。
2019年,羅輝聯系到疆外某農產品開發企業,開始自建廠房,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運作。不僅如此,2022年初,他還利用自家的院子,搭設農產品初加工大棚,每天來幫忙分揀葡萄干、紅棗、核桃等干果類產品的村民有二十余人。
“這種生產、加工、包裝、流通、銷售一體化的方式,不受代加工廠制約,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量的多少調整產能。”羅輝對此滿是信心。
如今,羅輝公司的產品在各大互聯網平臺日銷售總額最高超7萬單,他們今年還計劃在慶陽湖鄉建設一座新的農副產品精加工廠,以此帶動更多人創業就業。
目前,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數累計1120多萬,創辦的項目中80%以上都是鄉村一二三產融合項目。這些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正秉持鄉村匠人的情懷,提升“三農”水平和競爭力。(記者李慧 趙明昊)
責任編輯:徐睿明